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pdfVIP

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pdf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第3期,2015年5月 of Journal Sci—Tech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Natural 2015 V01.33,No.3,May 文章编号:1673-3851(2015)03—0346—05 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 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倪庆清1。丁娟2,傅雅琴3 (1.El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机能机械学科,日本长野386—8567;2.郑州东风伟世通汽车 饰件系统有限公司,郑州450001;3.浙,2r-理_T-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 摘要:为了改善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VGCNFs)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能和界面结合性能,利用两步化学氧 化法对VGCNFs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VGCN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及万能材料强力测试仪分别对样品的微观结 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处理的vGCNFs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添加少量VGCNFs的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拉伸强度在VGCNFs的添加量的质量百分数为8%时达到极值, 相比同等添加量的未经表面处理的VGCNFs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2.2%。 关键词: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表面改性;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Sl02.1 文献标志码:A 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的环氧改性共聚物和硅 0 引 言 烷偶联剂对VGCNFs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结果均 表明经过表面处理的VGCNFs在环氧树脂中的分 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VGCNFs)因其具有优异 的物理性能(如高强度、高模量、低电阻率、和高热导 散性能和界面结合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率),近年来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1{]。但 本文利用两步化学氧化法对VGCNFs进行表 是,由于静电吸引和范德华力的作用,VGCNFs极面处理。希望通过化学法纯化VGCNFs的同时改 易团聚在一起,成为它们在电子元件和复合材料应 善VGCNFs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和界面结合性能。 用中面临挑战之一E1-43。另外,VGCNFs外壁是化制备了VGCN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 学惰性的石墨层伴随少量的无定形碳和杂质,几乎 能进行了研究。 不存在活性官能团,导致它们与聚合物或陶瓷基体 1 实验部分 形成的界面结合性能较差[3-4]。近年来,有大量文献 报道通过VGCNFs的表面改性,来改善VGCNFs1.1实验材料 VGCNFs(ShowaDenko 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和它们与基体材料的界面结合 K.K,直径和长度分 性能,以充分发挥VGCNFs在复合材料的应用别为150 nm,10~20肛m);乙醇(分析纯);环氧树脂 性能‘5。6]。 E一51,低分子650聚酰胺树脂(工业级);浓HNO。 研究表明,表面处理过的VGCNFs能够有效地(65%~68%);H20z(30%)。 改善它们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及界面性能。Lau 1.2 VGCNFs表面改性 mL 等[7|、Dong等[8]和Ding等[9]分别采用臭氧、非离子将1gVGCNF与500H202加入圆底烧瓶 收稿日期:2014一09—13 基金项目:日本学术振兴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