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pdf
地质科学
2010年4月 OFGEO[.0CY
CHINESEJOURNAL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书
胡召齐 朱 光 张必龙 陈 印 魏 鑫 张 力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摘要在对大量逆冲与平移断层运动学详细分析与观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实测断层擦痕
矢量数据组进行了区域应力场反演,根据对断层叠加关系的分析及叠加褶皱的验证,划分出上
扬子北部经历过3期挤压构造应力场演化,从早到晚分别为:第l期北西一南东向挤压应力
场,第2期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和第3期北东一南西向挤压应力场。结合相关的地质现象,认
为在这3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分别形成了晚侏罗世末一早白垩世初的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
早白垩世末一晚白垩世初的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和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由此表明,上扬子北
部褶皱带的形成顺序为湘鄂西隔槽式褶铍带一川东隔档式褶皱带一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
关键词 南大巴山褶皱带 川东隔档式褶皱带湘鄂西隔槽褶皱带构造应力场断层擦痕
矢量分析叠加褶皱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上扬子板块北部的两大弧形褶皱带——川东一湘鄂西“侏罗山式”褶皱带和南大巴
山褶皱带,位于秦岭造山带、雪峰山隆起与四川盆地之间,是强烈板内变形的产物;它的
形成对油气聚集十分有利,为此该区成为我国南方碳酸盐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选区之
一。川东一湘鄂两“侏罗山式”褶铍带和南大巴山褶皱带一直都是地质界研究的热点,对
于这两大弧形褶皱带的变形样式,地质学家们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关于这两
据地层间的接触关系认为南大巴山褶皱带的形成时间在T,一K。之间,而川东一湘鄂西
褶皱带形成时间为J,一K,,因而认为前者早于后者,但两者终止时间一致。乐光禹
(1998)认为南大巴山构造带与川东隔档式褶皱带东带(包括温泉井、大天池及其以东的
川东高陡背斜带)同时形成,并均向西运移扩展,但前者晚于川东隔档式褶皱带的西带
(包括开县一开江以西的川I东高陡背斜带)到达前陆盆地。黄继钧(2000)也认为南大巴
山褶皱带与川东隔档式褶皱带是交替发展的,两者之问既有同时的,也有先后叠加的,从
而形成了复杂的复合与联合褶皱。颜丹平等(2000)认为川东一湘鄂两褶皱带是由南东
向北西递进发展的,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经历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山期褶皱,而川东隔
et
档式褶皱带仅经历了喜马拉雅山期褶皱。Yana1.(2003)认为川东一湘鄂西褶皱带总
体是发生在中侏罗世到晚自垩世之间。
上扬子北部构造带地表暴露的是浅层次形成的褶皱与脆性断裂,由于区内缺乏相应
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难以用传统的同位素定年方法来确定构造变形期次,使得其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的成果。
胡爿卉,男,1983年lO月生,博上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hsqvoivo@163.COrn
2009—05-18收稿。2009—12—23改回。
万方数据
362 地质科学 2010拒
皱叠加顺序与演化规律一直认识不清。这种情况下通过应力场反演来论证其褶皱演化
规律是较有效的途径。但是,关于上扬子北部挤压应力场演化的研究,前人仅进行过推
断性分析或局部地区的研究,还难以为这一地区褶皱带演化规律提供有效的制约。乐光
禹(1998)根据构造复合叠加关系提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和北东走向的川东构造带为两
个相互近垂直方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前者为北东一南西向挤压,后者为北西一南东
向挤压。黄继钧(2000)根据叠加褶皱分析和共轭“x”节理计算后认为川东北叠加褶皱
地区存在两期挤压应力场,早期为北西一南东向挤压,晚期为北东一南西向挤压,分别对
应早晚两期褶皱。董树文等(2006)通过断面擦痕滑动矢量反演方法分析了大巴山西侧
叠加褶皱区的古构造应力场,认为其中北东向到近东西向褶皱为早期(晚三叠世)褶皱,
对应北西一南东向挤压应力场,北西向到北北西向褶皱为晚期(晚侏罗世末)褶皱,对应
北东一南西向挤压应力场。施炜等(2007)通过对同一地区褶皱形态分析和断层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类过程摄动系统的无阻塞鲁棒性.pdf
- 一类非线性动力系统实用稳定域的研究及应用.pdf
- 一类非线性方程近似解的改进Newton法.pdf
- 一类非线性波动方程解的多重性.pdf
- 一类非线性输出注入系统的鲁棒故障估计.pdf
- 一组电波传播环境描述参数的提出及应用.pdf
- 一维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pdf
-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o(imbz)2(H2O)2]n[imbz=4'-(1-咪唑基亚甲基)苯甲酸根]的合成及晶体结构.pdf
- 一般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出现短肢剪力墙时应注意的问题.pdf
- 一般约束极大极小问题的广义梯度投影算法.pdf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过关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过关检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过关检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过关检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过关检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 2023年度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过关检测试卷带答案详解(新).docx
- 企业培训诚信课件PPT.pptx
-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