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的处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外伤害的处理

意外伤害的急救 淹溺 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淹溺。 原因:初学游泳者;游泳时间过长发生低血糖或过度换气致呼吸性碱中毒、肌痉挛;潜在心脑血管及其他疾病者游泳或盆浴时疾病发作;水上运动、跳水或潜水意外(头颈或脊髓损伤);划船、冰上活动、钓鱼等意外落水;冬泳前饮酒或游泳前服用其他药物;载有乘客船只及车辆意外落水、洪水灾害或投水自杀者等。 淹溺发生过程:溺水后数秒钟,是自发性屏气期,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剧烈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转变为非自发性吸气期,此期分二种情况:① 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约占淹溺者的90%。②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溺者10%~20%。非自发性吸气期数秒钟后发生呼吸和心脏停搏、神志丧失。 症状:轻者神志尚清楚,心跳增快;重者神志朦胧或不清,四肢冰冷,面色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充满血性泡沫、污泥杂物,有的胃内充满积水,上腹膨胀、抽搐,呼吸和心跳先后停止。 自救与救护: 游泳时如出现脚趾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脚趾向背侧弯曲,使痉挛松解;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这样会使身体下沉更快,慢慢游向岸边,或呼叫他人救护。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身后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上。 出水后的救护: 清理口鼻内污物、假牙使呼吸道恢复畅通; 控水处理:目的是排除呼吸道及胃内积水。有肩背倒立倒水法、腰腹摇晃倒水法、伏膝倒水法、肩扛奔跑倒水法和背部手压倒手法等。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倒水时间不宜过长和勉强控水,一般不能超过1~2分钟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 现场抢救的同时应通知120或就近医院。 电击 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俗称触电。 病因:电击常见原因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在高压电和超高压电场中电流或静电电荷经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意外电击常发生于缺乏电学知识或违反用电操作规程者。风暴、地震、火灾使电线断裂也可使人体意外触电。触电致死者约60%发生在工作场所,30%在家中,雷击常见于家村旷野。家用电器漏电、手拉触电病人也可致死。 发病机制:电击通过产热和电化学作用引起人体器官生理功能障碍(如惊厥、心室颤动、呼吸中枢麻痹或呼吸停止等)和组织损伤(如烧伤、凝固坏死、溶血、肌肉和骨腱撕裂、骨折等)。人体在电流通过时即成为电路中部分导体,可发生电击伤。电击伤性质和严重程度与电流类型、电流强度、电压高低、触电部位电阻、电流通过途径和时间有关。 电流类型:通常交流电较直流电对人体伤害大。交流电能使肌肉持续性痉挛,使触电的手紧握电源不易松开。家用低频(50~60Hz)交流电较高频电流危险。60~100mA交流电经胸即能引起心室颤动,300~500mA直流电才引起心室颤动。人体对交流电敏感性为直流电的3~4倍。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越大产生的热和化学效应就越大。交流电放开(let go)电流约为15mA。15mA以上电流触电者即不能脱离电源,20mA可出现窒息,30~40mA可诱发心室颤动。 电压:低压电击罕能引起皮肤烧伤,但可发生心室颤动致死。高压及超高压电产生电弧温度约为2000~4000℃,能迅速使组织“炭化”。 电阻:身体不同组织的水分和电解质含量不同,电阻大小也不同。电阻依次增高的组织为神经、血液、肌肉、内脏、皮肤、肌腱、脂肪和骨骼。组织电阻低者,通过电流容量越大损害越严重。皮肤电阻大小与其状态有关:胼胝手掌或足底皮肤电阻高达2百万~3百万欧姆/cm2;干燥角化皮肤平均电阻为20万~30万欧姆/cm2;cm2;损伤皮肤和粘膜电阻为200~300欧姆cm2。电流通过心脏或中枢神经系统时常产生致命后果。电流经过双手时的猝死发生率约为经过手到脚时的3倍。 电击最常见的部位是手和头部,出口处是足部。 电流通过身体的时间:触电时间较长组织破坏严重。低压电击时电流持续时间不足4分钟,呼吸停止后可恢复;持续4分钟以上时,呼吸停止即不易复苏。 在上述诸因素中,只能确定电压和电流类型,对电流通过途径和时间只能粗略判断,对电流的强度和电阻不易估计。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轻者头晕、心悸、四肢无力、惊慌呆滞、面色苍白、肌肉痛性收缩。重者出现昏迷、持续抽搐、心室颤动、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等。严重电击的症状可在接触电流时立即发生,亦可在触电当时症状较轻,一小时后突然加重。 电击伤后,常有一个或数个电流入口和出口,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灼伤(入口比出口灼伤严重),灼伤的皮肤呈灰黄色或焦黑色,深部组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