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一、实词
1.一词多义
①语
②哀
③独
④向
点拨 ①名词,这里指音乐/名词,言语/动词,说话/名词,谚语,俗语/动词,读yù,告诉,相告 ②悲哀/怜悯,同情/哀叹,惋惜/痛哭 形容词,单独/名词,老而无子者/副词,仅,只有 介词,对着/介词,朝向/介词,接近/连词,假如/副词,刚才
2.古今异义
①画图省识春风面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去紫台连朔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艰难苦恨繁霜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省”古义:曾经。今义:醒悟、探望、检查自己,或“节省、减去”。②古义:远离故乡。今义:一万里的距离。③古义:离开。今义:表示行为的趋向。④古义:指晚年。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⑤古义:遗憾。今义:仇视、怨恨。
3.词类活用
①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使动用法,使草木凋落衰败。②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落下,飘坠。
二、名句积累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课文理解
《秋兴八首》 其一
1.诗人的感情在首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点拨 诗人的感情借助景物得以烘托出来。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使诗人自然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而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又是何等哀伤。所以说,首联的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怎样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
点拨 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所指是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 今重庆云阳 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准确,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解“他日”为“向日” 从前 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出高下来。
《咏怀古迹》 其三
3.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她的怨恨,而是写的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何在?
点拨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