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 杜甫诗三首学案
25.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背诵这三首诗,体会其风格。
【重点难点】
重难点: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教你一招】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一、作者介绍(把你搜集到的关于杜甫的信息写在下面空白处,课上交流,并做好如下填空。) 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 ”。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 ”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 ”。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二、熟读诗歌并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万壑( )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 朔漠( ) 省识( ) 环珮( )
暮砧( ) 群山万壑( ) 潦倒( ) 霜鬓( )
【合作探究】
《秋兴八首》(其一)
1.这首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各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首联写秋风,写枫叶凋零、秋气肃杀,寄寓 的情怀。颔联进而描绘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 和作者心情的 。颈联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 的忧伤、无奈与孤独。尾联写在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有 惆怅凄凉孤独忧伤。 此诗以 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 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浑然一体。
2.翻译: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登高》
4.代表朗读。请同学互评。
5.首联和颔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试问,哪一个意象让你感受最深,请描绘一下。
(答案参考:如飞鸟,在劲风中摇曳吃力盘旋,飞舞的鸟这个意象,意韵较深。写出了孤鸟的无力.脆弱,这何尝不是诗人的写照。这种意象在杜甫其它诗中也可印证,如《旅夜抒怀》同是临江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于这首诗,教师可适当点拨,江上景色,野阔天低,大江奔流,尤显旅人的单薄与脆弱,孤独无依。所谓的文章,官职皆随水而逝,成过眼烟云,自己有如茫茫天地间一个小小的飞鸟,只有无尽的悲凉充斥其间。又如落叶、长江等,联系杜甫个人经历和这些意象的深层意蕴展开回答。)
6.诗中的“艰难”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提示:“艰难”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此题可围绕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个人经历及代表诗句为线索展开回答)
咏怀古迹(其三)
7.首联点出昭君 环境。颔联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 。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利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有人认为杜甫写此诗不是为咏昭君村.怀念昭君而作,谈谈你的看法。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课堂检测】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