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山西省运城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运城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目标解读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水平较高,内容特别丰富,先讲经营形态,在商周时期,商业由官府所控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民间自由商人迅速崛起,并出现了许多大商人,一些农民也开始把家庭手工业的剩余产品拿去出售,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再讲商业的发展状况,课本主要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崛起、秦汉中外贸易的发展、隋唐长安的繁荣和柜坊、飞钱的出现、宋代坊市界限的打破、夜市、早市的出现、纸币的产生、元代中外贸易的兴盛和明清地域商人群体的兴起,来反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商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借鉴。。 1、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说明了: ①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管理 ②唐政府设关卡遏制对外贸易 ③广州使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④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唐朝后期,扬州超过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B扬州成为南北交通要冲 C扬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D经济中心南移 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D城市向南方发展 4、明朝的商业与战国时期相比,其进步表现在: ①封建政府放弃了轻视商业的政策 ②商业活动更贴近人民的生活 ③盐铁贸易已经逐渐趋于衰落④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解体D商品经济相对发展 6、如图,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的客观原因是: A政府财政危机 B商品经济繁荣 C农业生产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 7、明清商业发展的状况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内市场扩大B长途贩运发展C商品经济局限于大中城市D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8、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9、从秦朝“半两钱”到宋元时纸币的流通,这种货币形式的变化: A、纸币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B、商业贸易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 D、纸币的商业信用较好 10、阅读《清代全史》中的几段材料: 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水稻面积和产量大增。 据《天工开物?乃服》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线车)、调丝车、经具、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 嘉定这一纺织手工业城市,“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卖方熟,秋天自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 “……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秀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诸北。”棉花、蚕丝、棉布、丝绸都成为商品,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为繁华的市场。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回答:○1将引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说明上面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综合二级跳 11(2002年·全国)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使 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 12《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  D.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13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商人源于此  B.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C.北宋时,纸币交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 D.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14、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以前朝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在于 A、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的专门场所 B、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 D、对外贸易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内容 15、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

文档评论(0)

swera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