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背影及人琴俱亡(学案)
《人琴俱亡》学案讲评 8、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都不哭”,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答:子猷在推断消息时及奔丧时“不哭”“不悲”是因为:1、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 2、起初不是不悲伤,只是强迫自己抑制。后来弹琴时发现子敬喜欢的琴的弦音不再协调,感觉所有有关弟弟的回忆再也难以寻回,再也无法从琴音上感受子敬的精神、思想,再也无法通过琴音与他交流,于是再也不能控制悲伤的情绪,悲痛欲绝。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陈太丘跟朋友约定一起走,约定在正午碰面。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朋友就问元方:“您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9、解释下列加点字。 期日中 约定 过中不至 到 去后乃至 才 相委而去 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 拉 10、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出“元方”对“友人”态度变化的过程。 答: 礼貌(尊敬)—愤怒(不满)—不理睬 11、阅读文章,试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友人的态度由愤怒转变为惭愧? 答: “愤怒”是因为自己觉得陈太丘不守约定,失信于己;“惭愧”是因为元方的话使自己认识到①自己的失信与无礼;②同时还意识到一个孩子尚且知道信用和礼貌,自己连个孩子都不如。因此深感惭愧。 4、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5、文章开篇说“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 这句话总领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父亲及父亲的眼神,“终身悚然汗下”表达了父亲对我产生的刻骨铭心的影响;(结构及内容) “潸然泪下”“悚然汗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强调了这个眼神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形式) * * 1.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 4.子敬素好琴 3.此已丧矣 5.弦既不调 (连词,表顺接,可不译) (为什么) (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平素、向来) (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 注意下列加点字或句: 6.何以都不闻消息 7.语时了不悲 8.便径入坐灵床上 9.因恸绝良久 10.月余亦卒 (总、竟) (完全) (直接、径直)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 乎要昏死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语时了不悲。 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便索舆来 奔丧,都不哭。 (他)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没有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就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拿过子敬的琴来弹,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学案讲评 答:“攀”、“缩”、“微倾”等一系列动词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腻的表现出父亲过铁道爬月台时的艰难,充分表现出父亲的衰老、年迈,于惨淡家境中的艰辛与努力,充分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烘托作者此刻的感动与自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