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国际分工与 国际市场 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 国际市场 一、国际分工 含义、阶段、种类 影响因素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含义、阶段、种类 1、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利益分配产生重大影响.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5世纪末至16世纪的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在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无论那时十字军东征还是地理大发现后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都是伴随着西方的的侵略性进行的,充斥着赤裸裸的血腥性和贸易不平等。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姆博曾说:“贩卖奴隶,是一个流血不止的创伤,它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次大规模背井离乡,它耗尽了非洲大陆的元气,但却大大发展了欧洲的经济和商业。” 哥伦布被欧美国家奉为英雄,在拉美却不太招人喜欢。 1992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没想到这个提议遭到了许多墨西哥人的反对。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还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自1992年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以来,要求抵制这一纪念活动的浪潮此起彼伏。 2003年“哥伦布纪念日”前夕,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呼吁拉美各国抵制哥伦布纪念日庆祝活动,指出,“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侵略和种族大屠杀的急先锋”。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形成。 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形式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下的“垂直式”的分工体系。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是: 垂直分工: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式”分工继续向深度与广度发展,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国变为一组国家。 水平分工:工业国之间发展成一种“水平式”的工业部门间的分工。如英国:侧重钢铁生产;德国重化学工业;挪威着重铝的专业化生产;芬兰主要是木材加工。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战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生产力的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导致了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新特征。 分工内容呈多层性。当代国际分工实际是包含着不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 分工主体呈多元性。传统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国家间产业分工,并进行相互贸易,对应的是以国家为主体。今天,传统分工的国别边界已明显弱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成为了分工的主体。 分工实现方式呈多样性。传统国际分工的实现表现为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实现,当代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从单纯依赖外部市场上的国际贸易实现分工,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并存的多元格局。 2、国际分工的类型 按国家自然资源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国际分工。主要指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它分为两种。 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 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 迄今为止,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情况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 (2)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 产业间水平分工。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各国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 产业内水平分工。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 (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 发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pdf VIP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pdf VIP
- 《装配式装修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课件——模块七:装配式装修卫浴部品体系设计.ppt VIP
- 《全装饰住宅部品集成技术》课件——模块六:集成厨房部品体系设计装配式装修.pptx VIP
- 破晓剧本(红色剧目).docx VIP
- 《装配式装修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课件——模块六:集成厨房部品体系设计装配式装修.ppt VIP
- 国际投资(第六版)课件 SolMcL_6e_ch10.ppt VIP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习题-04收纳系统设计.docx VIP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标准化.pptx VIP
- 常用电子管参数及脚位5.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