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整理
九年级册课外古诗词赏析〖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2]
注音
田家少(shǎo)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
童稚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左臂悬敝(bì)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dàn),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导读】
【注释】
刈(yì):割
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hè):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浆:古代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炎天光:炎热的太阳光。
秉(bǐng):拿着。
敝:破。
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输税:缴纳租税。
曾不:从未。
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岁晏(yàn):岁末.晏,晚。
石(shi):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古时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三十斤为一钧。
事:从事。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的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箪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像被火烧似的被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农家秋天收成全缴了税,拾点麦穗来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每年都有三百石的碌米,一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 【赏析】
(1)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2)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3)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月夜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导读】
【注释】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偏知:才知。
新:初。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偏偏就在今夜,使人分明的觉出春天正在回暖,因为你听—绿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作者简介】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详。
【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