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 2.3 (必修3).docVIP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 2.3 (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麒麟高中高二历史精品练习:课后巩固·提能 2.3 (必修3)

课后巩固·提能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1·嘉兴高二检测)下列文献中,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2.请判断以下评论指的是哪一类文学形式。“其作品往往以帝王游猎为题材,极力描写皇家苑囿的广阔,林木的繁盛,禽兽的众多,游猎场面的壮观,以及音乐美女之盛”( ) A.原始歌谣 B.骚体 C.唐诗 D.汉赋 3.(2011·盐城高二检测)李华想成为一名诗人,追求“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的风格、明快生动的语言”的文风,其应该多读下列哪组诗人的作品( ) A.杜甫、杜牧 B.屈原、李白 C.白居易、陆游 D.陶潜、贾岛 4.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下列关于苏轼在“词”领域贡献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 B.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C.其词清新俊逸,开豪放词派之先河 D.他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抒写范围 5.(2011·杭州高二检测)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下列属于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是( ) A.杜甫——《石壕吏》 B.柳永——《雨霖铃》 C.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D.曹雪芹——《红楼梦》 6.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 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难道我还害怕什么灾祸吗?我担心的是祖国遭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如此多灾多难。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材料二 中新网电(2011年6月)6日上午8时45分,屈原故里秭归在三峡大坝水域前举行大型游江招魂仪式,长达62米的世界最长钢制龙舟为屈原大夫游江招魂,这也是该船第二次在秭归领衔游江招魂仪式。在游江招魂表演现场,62米的巨型龙舟、12条木质小龙舟和1条花船集中亮相,演绎“缅怀”、“奋进”两个主题。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入当年纪念名单,屈原属“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说法由此诞生。 请回答: (1)材料一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属于什么文学体裁?有何影响?(8分) (2)材料二中,我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纪念屈原的习俗。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8.文学艺术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 材料二 材料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材料四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此种思潮,可作代表者,有三部小说……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 ——《中国小说史略》 (1)举例说明“屈原的缠绵悱恻”。(2分) (2)材料二中的两位诗人的作品风格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4)试分析材料四所述状况产生的社会原因,并从明清时期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诗经》中的《风》,是《诗经》的精华,主要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A项是老子道家思想的著作;B项是商王朝的占卜记录;C项是一种文学体裁。 2.【解析】选D。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这一文学体裁具有气势恢弘的文化气度。结合汉赋的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体现当时文人气度的宏阔广大等,可知选D项。 3.【解析】选B。由题干材料“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的风格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