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詞“是”的起源研究綜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係詞“是”的起源研究綜述.pdf

係詞“是”的起源研究綜述 ·75 · 係詞“是”的起源研究綜述** 黄理兵 【摘 要】自1898年以來,係詞“是”何時産生、從何産生及如何産生,關于這三個問題學界一直有争議。 在第一個問題上,學者們争論的主要是先秦有没有係詞“是”;第二個問題上,各家說法可以概括爲代詞 說、助詞說、副詞說、形容詞說、自源說等五種;在第三個問題上,代詞說等五種主張也都有自己的解釋。 本文試圖全面梳理漢語係詞“是”的起源研究成果,最後對研究者們所取得的共識、存在的主要分歧,以 及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了小結,並對未來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關鍵詞】係詞 是 起源 引 言 現代漢語的“是”字用法很多,有係詞用法,也有非係詞用法,但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還是係詞用法。“是” 作爲係詞,至遲到東漢已經産生、魏晋六朝已經發展成熟。它何時産生,從何産生,以及如何産生,這三個問題 在學界一直都有争議。這三個問題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個問題,後面兩個問題是由第一個問題派生出來 的。本文就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評述前人的研究成果,最後有個總結和展望。 一、係詞“是”何時産生 在王力(1937)之前,學者們没有專門討論過係詞産生年代的問題,但從這個時期的部份文獻中也可以看 出學者們對於係詞産生年代的認識。這些學者多認爲先秦已有係詞“是”。如《馬氏文通》(馬建忠1898)談到 “决詞”、“斷詞”(即係詞)時,舉了《論語》中含“是”的句子爲例,可見在馬建忠看來,先秦就有了係詞“是”。楊 樹達(1930)也在係詞“是”的配例中舉了若干先秦的例子。 正式討論係詞“是”的産生年代,是從1937年王力的論文《中國文法中的係詞》開始的。該文提出,係詞 “是”是六朝時候由指示代詞“是”演變而來的(王力1937:22,24,30-38)。後來,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將係 詞“是”産生的年代修正爲公元1世紀前後的西漢末年或東漢初葉(王力1980[1958]:351-352)。 自此以後,係詞“是”的産生年代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各種意見可以歸納爲對立的兩種主張:先秦没有 係詞“是”(漢代或更晚才有);先秦已有係詞“是”。 (一)主張先秦没有係詞“是”的 王力(1937)首次提出這種主張,後來又作出了修正(王力1958)。 這些學者們,有的認爲係詞“是”産生的時間是西漢前期,如洪誠(1957);有的認爲是西漢後期或東漢初 期,如前述王力(1958),馬忠(1959)等。 持這一派意見的一直都不乏其人,例如周法高(1953)、劉世儒(1957)、太田辰夫(1987[1958])、黎錦熙、劉 世儒(1959)、許威漢(1982)、敖鏡浩(1985)、張汝舟(1987)、郭錫良(1990)、馮勝利(2003)、徐啓庭(2005)等。 *本課題爲北京語言大學校級科研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名稱爲“係詞‘是’的語義研究”(項目編號: 13YBB21)。 ·76 · 《国学学刊》二○一五年第三期 郭錫良(1990)對從五十年代末以來三十多年間十三篇討論係詞的文章作了考查,分析了持對立意見的部 份論文在方法論方面存在的問題,對這些文章所列舉的語料作了全面的分析,最後確認只有下面四句屬於係 詞“是”字判斷句: (1)謂彼是是也,不可。(《墨子·經說下》) · (2)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3)是魯孔丘之徒與?(《論語·微子》) · (4)韓是魏之縣也。(《戰國策·魏策三》) · 郭文對這四條語料逐一作了分析甄別,認爲都不足以作爲先秦已有係詞“是”的證據。文章得出了比較穩 妥可信的結論:應該承認西漢“是”字已經用作係詞,不排除戰國末期係詞“是”已經有了萌芽;到六朝時期係詞 “是”構成的判斷句才在口語中取代不用係詞的舊形式。 在我們看來,主張先秦没有係詞“是”的這些學者,並非根本否認先秦有係詞“是”的這樣一種可能,而是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