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登幽州台歌》教案 语文版必修2.docVIP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登幽州台歌》教案 语文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登幽州台歌》教案 语文版必修2

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背诵这首诗。 说明: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诗作,读经典就要读出经典中的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语文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唐朝是悠悠历史中一座奇峰,唐诗是诗歌王国的奇葩。读唐诗,品唐朝之气象,会滋润我们年轻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登幽州台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齐梁浮艳、织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盛唐诗歌创的新潮即将涌现。韩愈《荐士》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指出了他对唐诗的开启作用。教学重点难点说明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怀。 范读,或者放录音; 指导齐读。 在听读中感受; 在朗读中沉浸。 带动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 描述诗人形象 提问:用几句话描述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提示:外貌、动作、语言等。) 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想象。 朗读。 朗读。 诗歌是形象的,也是个性化的;读诗首先也应该是感性的,想象是读诗不可缺少的环节。 理解诗人的悲慨。 补充注释与背景资料,更好读懂全诗。 (①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幽州台:即蓟丘、燕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延天下士,又称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②者:古音诈,与“下”押韵。作者以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为背景,俯仰古今,视通万里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感喟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全诗苍凉悲壮的气氛。 初识盛唐气象 借助前人评论,感受诗歌的阔大境界,雄浑格调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柳宗元“张说工著述,张九龄善比兴,兼备者子昂而已”马端临“惟诗语高妙,其他文则不脱偶俪卑弱之体”胡应麟:“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胡城亨:“大泽一呼,为众雄驱先。” 思路点拨 朗读全诗,感受、沉浸; 画出诗人登临幽州台的情景,或者将诗歌改写为一个故事、一篇散文。 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找朋友:从登高抒怀、怀才不遇、陈子昂的诗作等不同角度为《登幽州台歌》找“朋友”。 加深体验,强化感受。 练习举隅 默写《登幽州台歌》。 划出朗读时的停顿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是同时之作,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了无限钦羡。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燕昭王还接受郭隗建议,筑黄金台以延请天下奇士。未几,招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国势骤强。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丁酉岁(697),吾北征。出自蓟门,乃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登幽州台歌》主旨的理解。 有人说陈子昂这首感伤之作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触发的,从哲理的高度来思索人生的奥秘宇宙的伟大永恒。 3 用心 爱心 专心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