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业板一周年反思
创业板一周年反思
2010-10-12
一、天量超募资金用途堪忧
自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联袂上市以来,超募现象就如影随形。100多家公司手里握有的天量超募资金用途堪忧,这是创业板的成长烦恼。创业板从投资者手中多拿走的515亿元,迄今并未产生太大的效益。它们在资本市场兜了一圈后,有接近80%的超募资金又以募集资金专户的名义,或其他变相的方式,“躺”回了银行指定账户吃利息,这显然与设立创业板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超募资金使用效率低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已上市的123家创业板公司,每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均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的数量,123家创业板公司首发预计募资总额为287.59亿元,而实际上首发募资总额却比其超出553.73亿元,超募比例高达1.91倍。从每家公司的超募比例看,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50亿元,超募比例在1倍以上的个股多达103只,占总数的83.74%,超募几乎成了创业板的常态。
从半年报信息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创业板超募资金尚未找到去向。而一些公司在安排超募资金使用时,提出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购买房产等饱受市场争议的方案。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各家公司所处行业不同,创业板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各异,但是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创业板业绩持续高增长。
图1 超募资金的流向
资料来源:国研网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据理财周报机构投资者数据中心统计,截至8月18日,103家创业板公司中,78家已陆续公布部分超募资金使用计划,仍有25家公司、合计119.2亿超募资金尚未公布超募计划。这意味着,119.2亿超募资金仍躺在募集资指定金银行账户上,以2.25%、0.36%不等的年利率计算收益。
今年1月,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规定创业板公司在募集资金到账后6个月内需合理确定超募资金用途[1]。但网宿科技、宝通带业、上海凯宝、台基股份、福瑞股份等六家公司已超出6个月期限,但其超募资金运用计划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已公布超募计划的78家公司中,明确用途的资金仅116.2亿元,占创业板全部超募资金的25.3%,另外223.7亿元资金和上述25家公司的做法一致,存于指定账户吃利息。也就是说,目前,创业板459.12亿超募资金中,总共有342.92亿元躺在指定账户以存款方式进行,占比高达74.69%。
而已明确用途的116.2亿超募资金主要流向7个领域:项目投资、补充资金、并购扩张、还银行贷款、银行存款、圈地买房买车、市场推广及营销网络建设。
其余42.2%的钱以补充流动资金、还贷和银行存款的方式流入银行,这三类资金合计49.1亿元。按证监会规定,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还贷的金额,每年累计不得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20%。多数公司都设法逼近这20%的红线,最大限度地套出资金,这也成了创业板置换出超募资金的重要方式。在78家已公布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的公司中,有55家不约而同选择了以上途径。
而对银行存款,公司使出的招数是将超募资金从指定账户挪移到另一个不受监管的定期账户。典型代表是南都电源和豫金刚石,分别将10亿和4亿资金存入定期账户。
事实上,这115.9亿“去向已明”的超募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的,只有用于项目投资和并购扩张的53.8亿元,占459亿超募资金的11.7%。其中,38.9亿投入项目投资,27家公司共提出32个项目。遗憾的是,这32个项目中,新鲜的投资项目不多,多是上市前投资项目,不少公司乘机以用超募资金置换前期自有资金投入的方式又套出一笔钱。据统计,上述27家有投资项目的公司中,有18家合计6.37亿超募资金存在资金置换情况。
(二)创业板超募资金的原因
1、保荐机构监督缺位——利益与责任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保荐机构对创业板企业首发收费的报价为平均每家1049万元,平均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27%。但在募得巨额资金后,保荐费用也水涨船高,根据Wind数据显示,实际收费与最初报价相差甚远,2009年保荐机构在创业板企业保荐承销收费上,平均每家实际达到了3471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平均比例达6.1%。
大比例超募的创业板公司IPO保荐项目带来的丰厚利润,吸引了大批投行争食,Wind统计显示,在创业板公司的项目上,平安证券共获取了6.3亿元的承销费用。招商证券承销收入为3.566亿元,国信证券也获得2.33亿元的收入。其中,中金公司只主承销了1家创业板公司东方财富,其承销费就达到了1.09亿元。承销费超过1亿元的还有神州泰岳、奥克股份和碧水源。
在创业板正式推出前,保荐机构的保荐承销合约中,保荐和承销费用大多采用固定金额形式或募集资金额比例形式。新股募资多寡和保荐承销费用之间关联度不大,因此保荐机构对首发企业是否超募及超募多寡并不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