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某报纸评论说:“中国人想象的是(中英)双方互射弓箭的假想战,而实际上这是16世纪与19世纪的冲突。”由此可知
A.美国作者对中国并不了解 B.中国人是富于想象的
C.英国缺乏对中国的了解 D.中国已长期落后于世界
解析:材料评论认为中国人想象的战争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这说明中国也已经长期落后于世界了,故选D项。
答案:D
2.英国军官宾汉所著《英军在华作战记》中描写:“现在趁战争还没有真正发生以前,迅速通商。我方又获悉了中国人在临珠江的许多房子后面正在秘筑炮台,把在佛山所铸的大口径大炮运了过来,架立在炮台上。渔船已经都集中在澳门内港。”这段描述可以说明
A.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源 B.英国商人不愿发动战争
C.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落后 D.中国军民做了战争准备
解析:材料反映了战争前中国军民已经在做军事防御的准备。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体制的落后,材料没有直接反映出来,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答案:D
3.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评价的领事裁判权
A.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C.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解析:《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反映了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与近代西方的司法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司法制度的改革,已向国际司法制度接轨,故B项符合题意。A项“由人治走向法治”夸大了这一规定的作用;C项说法错误,适应列强侵略需要不能说是时代需要;D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
答案:B
4.“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据材料所知,“此次战争”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列强瓜分中国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以小胜所谓强大的大清国,这给中国人的打击远过前几次战争,从而使中国民众开始觉醒,掀起了救亡图强的维新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5.右图是1901年英国PUNCH杂志上登载的一幅题为《甜蜜而忧伤的离别》的漫画。漫画中李鸿章对着手拿清政府借款借据的英、法、俄、日、德等国的侵略者说:“拿着你们的借据走吧!”此漫画反映出
A.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是为了对华贷款
B.20世纪初中国经济主权进一步丧失
C.八国联军因没能瓜分中国而“忧伤”
D.李鸿章为解决了中外纠纷而感“甜蜜”
解析:据材料的时间“1901年”和漫画中李鸿章对列强所说的“拿着你们的借据走吧!”,可知这是指《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很难支付巨额赔款,只能大举借款,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乃至经济命脉,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曾在《仰天》一诗中写道:“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筪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闾阖拨云呼。”对此诗写作背景表述准确的是
A.甲午战败,举国悲哀 B.维新受挫,忧国忧民
C.列强群至,瓜分风起 D.义和热血,抗敌卫国
解析:根据诗句中的“群雄豆剖图”,可推断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C项。A项说法不能完整反映诗句内容;B、D两项发生的时间与材料反映的时间不符。
答案:C
7.1898年2月,《纽约时报》指出:“(各国在中国的行动)被危及的利益不仅是我们现今同中国各口岸的贸易,而且是所有这些贸易将来增长的权利。”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维护中国现行关税统一 B.反对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C.加大对华资本输出投资 D.要求“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舆论担心各国在华的侵略扩张会影响美国的在华利益。根据时间背景和材料内容,可知应是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故选D项。
答案:D
8.《广东军务记》记载:逆夷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首先发难,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此“首先发难”反映了
A.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斗志
C.抗敌爱国的自发性 D.军民合作抗敌的团结精神
解析:材料中的“乡民共愤”和“鸣锣聚众”不能说明各族人民共同斗争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2.3如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复习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2.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2.3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2.4如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2.4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3名句名篇积累(复习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2.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4.1.1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4.1.1掌握概括情节的方法,认识情节的多种作用(复习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4.1.2准确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形象的作用(复习课).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五、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六、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十一、必修二模块综合检测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十七、必考模块综合检测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十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十五、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人民版 (教师用卷).doc
- 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十六、必修三模块综合检测 人民版(教师用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