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31amp;nbsp;笔记本Ⅰ第4节25-36段:异化劳动的第三重规定》.doc

《1031amp;nbsp;笔记本Ⅰ第4节25-36段:异化劳动的第三重规定》.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31amp;amp;nbsp;笔记本Ⅰ第4节25-36段:异化劳动的第三重规定》.doc

[2012-10-31] 续前第24段 第24段:对异化劳动前两个规定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1行: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 解读:这句话透露出两个信息。(1)马克思把劳动看作实践的人的活动或人的实践活动。这意味着对他来说,劳动就是实践,实践就是劳动;实践本体论就是劳动本体论。如果说有区别,也只是语用环境的区别:在哲学中就是实践,在政治经济学中是劳动。马克思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一致性也是由此造成的。(2)人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进一步区分为自由活动和异化劳动两种异质形式。现行马哲原理中讲实践却没有这种区分。这就把实践的辩证性质否定了,使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失去了革命性和批判性。这两点事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和性质,这里只能点到为止,不能作详细发挥。 2-4行:第一,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对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自然对象——异己的和敌对的世界——的关系。 解读:这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第一层规定即产品异化的再次概括。人和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本来应该是同一关系:产品是自我的对象化,自我在产品中得到实现。这样的劳动产品可以说是与劳动者自身相同一的对象。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产品竟变成了异己的、统治着劳动者的对象。 第二句中马克思把“工人和劳动产品的关系”扩大到“工人对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自然对象的关系”。之所以能够这样扩大,是因为人的意识中具有意向性结构;因此对人来说一切东西都是他的对象;人与对象的关系适用于人与一切东西(包括人自身)的关系;人与对象的关系在逻辑上等值于人同世界的关系。因此马克思可以通过“人与对象的关系”把“工人同产品的关系”扩大到“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这一扩大的理论意义:使工人同产品的关系由经济学范畴上升为哲学范畴,从而也使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具有世界观意义。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说的“人与对象的关系”有两个特点:(1)数量上的普遍性:人与对象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2)性质上的辩证性:有同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同一的,为正常对象化,对立的,就是异化。句中“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和“异己的和敌对的世界”都是为了说明异化概念=人与对象的异己/对立关系。 4-6行:第二,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的关系。 解读:这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的概括和总结。其中也讲了两个关系:一是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可见马克思的“劳动”和“生产”含义不一样〗。马克思进一步把这种关系限定为劳动者即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的关系。破折号中的内容讲到这种关系的性质:工人的活动是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由此说明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的关系也是一种异己的、对立的关系,因而也属于异化范畴。 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异化劳动概念的头两个规定中都采取了这样的描述结构:先说明那是什么与什么的关系;再说明这种关系的异己/异化性质。 6-9行:在这里,活动是受动;力量是无力;生殖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如果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 解读:这是马克思对第二重异化规定再次集中描述。前面三个短句是表现在活动中的异化现象的描述(产品异化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分见第7、16、17段)。本质的描述在后一长句:“工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他个人的生命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句话把人的存在和本质中的矛盾,特别是人的自我异化表达得更加透彻明白。〖同类表达又见于第10段6-7行“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第10段13-14行“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 9-10行:这是自我异化,而上面说的是物的异化。 解读:这是马克思试图从称谓上对一、二两种异化规定做出区分。所谓“自我异化”和“物的异化”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说明:实际上所谓“物的异化”也是人的一种“自我异化”。马克思是在比较严格意义上称这第二个异化为“自我异化”,这并不意味着除此以外其他三个规定都不是自我异化。凡异化都是人的自我异化。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不过是人的自我异化的四个方面。据此我们应该把一、二两个异化看作人的自我异化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第一重异化: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简称产品异化(或叫物的异化),但实际上是表现在劳动产品中的人的自我异化〖更准确地说,是表现在劳动者同其劳动产品的关系中的人的自我异化〗;因此产品异化、物的异化仍然是人的一种自我异化〖或者说是人的自我异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二重异化:生产行为本身的异化,准确地说是体现在劳动过程或生产活动本身中的人的自我异化,可简称为活动异化。这种

文档评论(0)

egi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