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doc

《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doc

北京市朝阳区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语文试卷 2014.5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 本试卷共6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人们常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因此多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但是,“人有旦夕祸福”,(既然/即使)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否则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 甲? 。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卑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正如佛家的一幅对联所说:“身心放下于当下,? 乙? ”。佛教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意欲把人从迷惑的此岸(渡/度)向觉悟的彼岸。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这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是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实在是刮目相看。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品位)和体验。 (选自周国平《不占有》,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暂时(zàn)?? B.呱呱坠地(gū)??? C.一幅???? D.敛财致富 2.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贪得无厌 ????B.过眼烟云???? C.一蹶不振 ?????D.刮目相看 3.文中括号内词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即使?? 贪鄙?? ??度??? ??品位 B.既然?? 卑鄙?? ??度??? ??品位 C.既然?? 贪鄙?? ??渡?? ???品味 D.即使?? 卑鄙?? ??渡??? ??品味 4.填入文中横线甲处的过渡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要么被动失去,要么主动布施 B.为了习惯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失去——布施 C.习惯布施,就是习惯失去 D.几乎所有宗教都倡导布施 5.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乙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 A.名利超然即泰然 B.真入法门圣默然 C.迷津总在利当前 D.看穿世事意清闲 6.针对萧伯纳和周国平对人生的认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伯纳从占有的角度论述人生,看到了人生有两大悲剧。 B.萧伯纳认为只有竭力得到心爱的东西,人生才能是喜剧。 C.周国平与萧伯纳观点相反,认为应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 D. 周国平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到了人生有两大快乐。 7.下面是某手机网上专卖店促销广告语,其中划线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各位顾客,您好!重阳节即将到来,我店新推出一批适于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字屏较大,操作简便。为了表达孝敬之心,请为您的令尊令堂选购一款吧!我们一定于当日光临您的寒舍,把手机送到您手上。欢迎来电垂询。 A.令尊令堂????? B.光临?????? C.寒舍?????? D.垂询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李廌传 李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以学问称乡里。 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廌再拜受教。而家素贫,三世未葬,一夕,抚枕流涕曰:“吾学忠孝焉,而亲未葬,何以学为!”旦而别轼,将客游四方,以蒇其事。轼解衣为助,又作诗以劝风义者。于是不数年,尽致累世之丧三十余柩,归窆华山下,范镇为表墓以美之。 益闭门读书,又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曰:“张耒、秦观之流也。”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吕大防叹曰:“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轼与范祖禹谋曰:“廌虽在山林,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于路隅,昔人所叹,我曹得无意哉!”将同荐诸朝,未几,相继去国,不果。轼亡,廌哭之恸,曰:“吾愧不能死知己,至于事师之勤,渠敢以生死为间!”且作文祭之曰:“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壮,读者为悚。 廌喜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辩而中理。当喧溷仓卒间,睥睨而起,落笔如飞驰。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h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