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新乐府》的“歌辞造型”——兼论其艺术性的评价问题.pdfVIP

白居易《新乐府》的“歌辞造型”——兼论其艺术性的评价问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新乐府》的“歌辞造型”——兼论其艺术性的评价问题.pdf

维普资讯 2007年 11月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NOV.2007 第29卷 第6期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Vol|29 No.6 白居易 《新乐府》的 “歌辞造型’’ — — 兼论其艺术性的评价 问题 王立增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自居易的《新乐府》有入乐之动机,却无入乐之事实,故本质上属准歌辞。本文提出 “歌辞造型”的 概念,认为自居易在 《新乐府》中十分注重 “歌辞造型”,并以 《七德舞》、《法曲》、《海漫漫》、《天可度》为例进行了 分析。后世的许多研究者往往从评 “诗”的标准出发,对 白居易 《新乐府》的艺术性提出一些批评如形式刻板、直 白浅俗、冗长繁复、不合规范等,其实如果从歌辞的角度来看这些恰恰是其佳处。 关键词:自居易; 《新乐府》; 歌辞造型 ;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7)06—0032—05 五十首乐府诗在唐代曾经被真正付诸演唱实践,因而 后来宋代的郭茂倩在 《乐府诗集》卷九十 《新乐府辞》 总序 中说 :“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 关于 白居易的 《新乐府》五十首是否人乐演唱,前 府 ,而未尝被于声,故 日新乐府也。……以贻后世之 人的看法不太一致。清代冯班在 《钝吟杂录 ·论乐府 审音者。傥采歌谣以被声乐,则新乐府其庶几焉。” 与钱颐仲》中认为 “灼然不可歌”,[1](P40)而陈仅在 [4](P1262)又在卷九十七所收白居易 《新乐府》的题解 《竹林答问》中回答陈诗香所问 “张王元 白等新乐府, 中说:“大抵 皆以讽谕为体,欲 以播于乐章歌 曲焉。” 可以被管弦否”时说:“此谁不可知,考之郭茂倩 《乐府 [4](P1231)简言之,白居易的 《新乐府》有人乐之动机 诗集》,则当时人乐者,初唐多五律 ,盛唐多七绝。亦 与准备,却无人乐之事实。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发表 有截律诗之半以为乐曲。大抵唐时诗人多通音乐,故 在 《词刊》上的作品一样,虽然在文体分类中属歌辞范 其诗皆可披之管弦。”[2](P2234)虽然没有正面肯定, 畴,但其本质乃是准歌辞——仅仅是歌辞的准备状 但言外之意是:白居易通音乐,所以 《新乐府》“可披之 态 ,为人乐歌唱而作,事实上并没有被谱曲歌唱④。 管弦”。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让我们先来看 既然属于歌辞,就与 “诗”有 了很大的不同。我们 看 白居易 自己的说法 : 经常听搞歌辞创作的人讲,一首好诗未必是一首好的 《新乐府序》:“其体顺而肆 ,可以播于乐章 歌辞。为什么呢?是因为歌辞有歌辞本身的特点。 歌 曲也。”[3](P52) 白居易所说的 “其体顺而肆”,就是歌辞的特点。所谓 《新乐府 ·城盐州》:“谁能将此盐州曲,翻 “顺”,白居易在 《与元九书》中说:“音有韵,义有类, 作歌辞闻至尊。”[3](P68)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人”,[3](P960)即只有音韵协 《新乐府 ·采诗官》:“君兮君兮愿听此,欲 调才唱起来顺 口;所谓 “肆”,如柳宗元 《柳公行状》中 开壅蔽达人情 。”[3](PgO) 所说,“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漾 自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