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选修4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5节《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教案1.docVIP

历史岳麓版选修4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5节《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教案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岳麓版选修4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5节《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教案1.doc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标要求】(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举唐太宗在军事上的主要业绩,归纳唐太宗在用兵上的特点。 2、通过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和经过,探讨在封建社会的宫廷中,类似玄武门之变的事情经常发生的原因。 3、总结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理解它对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及民族的融合所起到的作用。 4、了解唐太宗的用贤和纳谏,探讨用贤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和概括唐太宗的用兵特点以及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讨论唐太宗个人在贞观之治中所起到的作用,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唐太宗的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2、通过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体会唐太宗在对待各民族问题上的平等态度和开放的胸襟。 【教学重点】:唐太宗的主要作为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在古代中国社会皇帝纳谏的积极作用 2、分析纳谏与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你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那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皇帝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提取有关“唐太宗”的信息,导入新课。 一、人生经历 (一)出身显赫,青年闯将 1.少年英雄(公元599——公元617) 公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在今陕西武功县一个姓李的官僚贵族家庭。李氏家族是关陇贵族集团之一,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这是最高武官。后来因辅佐北周代替西魏有功,被封为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也任北周的柱国大将军,父亲李渊还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 作为世代显赫的将门之后,李世民从小受到家庭尚武习俗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剑战攻伐和文韬武略。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不仅练就了一身精湛的好武艺,而且还喜欢浏览兵书战策,少时就熟读了《孙子兵法》,并且能够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讲论用兵布阵的策略,深得父亲的喜爱。 在他八岁那年,杨广谋杀了父亲隋文帝,成为皇帝,是为隋炀帝。从此天地为之巨变。兴土木,造宫殿,三征高丽,弄的民不聊生。此时的李世民和全家随父亲职务的调动,到过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他意志倔强、豪放刚烈的性格,养成了爱动脑筋和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遇事头脑冷静,处置果断。 2.光芒初现 公元615年(隋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巡查北方要塞时,突遭突厥始毕可汗几十万骑兵袭击,雁门一带四十一座城失陷三十九座,隋炀帝困守雁门城内,将求救的诏书捆在木板上放进南流的汾水中,命令各地募兵救援。李世民就在这时应募入伍,隶属屯卫将军云定兴部下。李世民向云定兴献出疑兵之计:“始毕胆敢领兵围困天子,一定是估计到我们仓促应战无法增援解围,我们应当在白天遍设旌旗几十里,在夜里则擂鼓相应,敌人必定会以为大量救兵已到,便会望风而逃。如若不然,现在敌众我寡,万一敌军倾巢出击,我们就难以支撑了。” 云定兴立即依计行事,突厥人果然中计,匆忙引兵退去。在这次解围战中李世民初露过人的军事才华。在激烈争夺继承权的时候,恰逢突厥南侵,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得时机到来,便由李建成建议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伐突厥,李渊同意了,然后,他们就进一步提出,调秦王的部下大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等人随同出征,还要求将秦王的精兵划归李元吉统领。这很明显是想孤立李世民,然后再下手除掉。李渊也同意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商议在出兵饯行的时候,派人将李世民刺死。太子李建成的一个属官得知后,马上向李世民报告了这个机密消息,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以免后患。六月三日,李世民向李渊报告了二人的阴谋,还趁机告发他们淫乱后宫,李渊答应第二天早朝时对质,处理此事。李世民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父亲的处理上,因为先前父亲总是偏袒他们。他果断部署了行动计划。李世民去见李渊的事被倾向李建成的后宫张婕妤得知,马上派人密告李建成,但李建成认为京城守卫都是自己的人,没想到出了意外。 六月六日清晨,李世民命属将伏兵于长安宫城北门口即玄武门。李建成没有收买成李世民的将领,李世民却成功地收买了李建成的将领,玄武门守将便是被收买的李建成的属将。正因为李建成认为有自己的人在,才敢于上朝去,结果走进了死路。 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时,发觉守门的士卒不是自己的属下,便想回头。但此时李世民骑马赶来,双方发生了激战,李元吉射了三箭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却一箭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敬德领骑兵将李元吉射死。然后,尉迟敬德向李渊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造反,已经被秦王杀死,李渊只好下诏平息了两派的激战。 六月六日,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李渊传位给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