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楚辞》英译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楚辞》英译研究——作为文化中介的翻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研究生刘威 指导教师李郊 《楚辞》作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对汉语和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许多著名的译者都曾经翻译过《楚辞》,但对于其英译的研究还没有引起 译界足够的重视。《楚辞》富含文化底蕴,其文化因素是译者所面临的直 接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楚辞》英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论 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通过区分两利叼;同的文化内涵,即分别以文 化心理和典籍传说为基础,探讨了《楚辞》英译中的文化问题。 论文首先介绍了伟大诗人屈原的生平和作品,阐述了屈原所创造的骚 体诗与中国文化传统之洲的内在联系。然后具体分析了《楚辞》中的三个 3)典故。文章 文化特征:1)“兮”字句型:2)植物名的比喻性用法; 认为,除了植物名称和典故以外,“兮”字句型也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富含 文化意蕴的因素,因为作为骚体诗的标志,这种句型有一种独特的审美 内涵,而这种内涵只能为成长于《楚辞》所诞生的文化氛田中的读者所感 知,因而对于异域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不可理解的。 通过对霍克思(D.Hawkes)、孙大雨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的对比, 论文考察了不同的译者在处理《楚辞》文化因素的时候所采用的不同方法, 认为尽管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所有的翻译方法都是徘徊于以译入语文化 为依归或以源文本文化为依归的策略之问,或是二者的一种妥协。 论文 认为这种现象是由文化差异和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所决定的。 同时,对比研究也表明《楚辞》的英译事实上是一种文化中介活动, 在这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译者扮演了文化中介人的角色。译者应该运 用自己的判断力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文化冲突,以达到丰富译入语文化 的目的。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共分四章。 引言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对象,意义,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基本结 构。 第一章介绍了届原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国诗歌发展的贡献,并简要回 顾了《楚辞》英译的历史。 第二章总结了《楚辞》的文化因素,并说明“兮”字句型不仅是语言 符号, 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第三章首先区分了《楚辞》中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然后通过比较 几个不同的《楚辞》英文译本,考察了译者在处理《楚辞》中文化因素的 不同方法;沦文认为翻译很难再现以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为基础的文化因 素——“兮”字句型的文化内涵,而《楚辞》中的植物名和典故可以而且 应该翻译,但需要解释性铺垫以帮助译入语读者理解。 第四章主要是对《楚辞》英译的一点思考:所有的翻译方法都是徘徊 于以译入语文化为依归或以源文本文化为依归的策略之间,在二者寻求一 种平衡符合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楚辞》的过程中,译者事实上扮 演着文化中介的角色。 结论回顾了论文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楚辞》 《楚辞》英译文化因素文化差异文化中介 ofChuCi the Translation On English Mediation asCultural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LinguisticsApplied Major:Foreign Wei Jiao Supervisor:Li Postgraduate:Liu oneofthetwo ofChinese Ch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