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区别.doc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tc编辑非处方药(通称OTC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取的药物。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中文名非处方药外文名OTC,Over The Counter含义不需要医生处方的药种类1139种建立时间在1996年正式提出药品分类管理适用人群非医疗专业人员目录 1释义2非处方药 发展历史 ? 发展现状 OTC区别 ? 相关知识 3保健日金融术语 简介 ? 国内状况 ? 代表机构 5外汇交易6机电公司7其它意思 1释义编辑非处方药 这是最常见的解释,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的缩写,在医药行业中特指非处方药; OTC(Over The Counter)非处方药物,我国卫生部医政司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 OTC中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甲类(红色)的可在医院、药店销售;乙类(绿色)的是可以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 相对于OTC,RX是指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医生开取的处方方可购买的药品。 由于非处方药可不需医师的指导自行服用,所以非处方药的药品一般具有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特点。有关人士专门将其特点归纳如下: 不需医生处方,不在医生指导监督下使用。 适应症是患者能自我判断的病症,药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起效快速。 一般能起到减轻病人不适之感,能减轻小疾病初始症状或防止其恶化,也能减轻已确诊的症状或延缓症情的发展。 不含有毒或成瘾成分,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致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在一般条件下储存,质量稳定。 不同使用对象的非处方药品规格不同,说明文字通俗易懂,可在标签、说明书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otc药品的特点:安全,有效,方便,经济。otc药品投放市场前,都已经过多年的临床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目前我国公布的OTC类药品化学类一共有1139种,中药类有4376种(截止到2008年4月15日),全部信息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 OTC化学药品说明书范本、 OTC中药说明书范本。[1]2非处方药编辑发展历史 非处方药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它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药疗意识日益提高的产物。OTC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须知药品生产也已成为一种获利空间巨大的领域。 世界一些国家早已实行非处方药品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改革必须与之接轨。西方发达国家从70 年代开始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将一些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鼓励个人承担一些医疗费用,如一些“小伤小病”使用非处方药。 我国政府在1996年正式提出药品分类管理,同年由卫生部牵头,七部委共同成立非处方药(OTC)办公室。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OTC管理工作由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负责。1999年7月22日,我国正式出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该《管理办法》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资料调查,目前世界各国人民对OTC及自疗情况为: ①60%~95%的病症最初是用某种自我护理(或保健) 形式处理。②平均占世界总人口的60%的人每天服用1种药品,其中57%属于自我药疗。③在美国,出现疾病问题时用OTC药治疗者要比找医生治疗者多4倍,92%消费者对OTC 药疗效满意。④据韩国1991年调查63%的小毛病是在药房咨询后得到治疗的。⑤经常去医院者也经常为一些小毛病去药房。⑥自我药疗的趋势在贫富之间没有差异。⑦使用OTC 药品总体情况:美国33% ,澳大利亚28%,德国28%,西班牙24%,英国24% ,瑞士22%,墨西哥21% ,意大利20% ,日本16%。我国医疗费逐年升,1978年以来,公费医疗费用支出平均年增长率为20.8% ,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 我国现有医疗制度费用来源单一,覆盖面窄(只能保证不足1/5人口),社会化程度低,过份强调福利性。世界各国实行分类管理后,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安全有效、质量可靠、使用方便的非处方药,也为减少医疗费用、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改变公众保健观念、推动医疗保健制度起了重大的作用。 发展现状 发展状况 目前,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容。《2013-2017年 中国OTC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OTC市场还只有约253亿元市场,但到了2011年,中国OTC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10年间增长近6倍,并且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