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要
油莱菌核病是世界范围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油菜生产。因此,油菜抗
病育种工作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选用了54抗、感菌核病的材料对甘蓝
型油菜菌核病苗期和成株期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从生理生化水平
为油菜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其结果如下:
1病原菌感染植株的过程中,改变了磷素吸收强度和运输方向。未接种油菜
植株磷素的吸收强度与抗性有一定的关系:接种后植株磷素吸收加强,而且向着
接种叶富集。
2子叶蔗糖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在草酸处理初期明显增加,抗病品种比感
病品种增加德更早更快。盛花期,未接种植株感病品种叶内蔗糖酶活性及可溶性
糖含量高于抗病品种。
3植物生化物质中脱落酸、水杨酸在植物抗逆性方面作用明显。未接种处理
的油菜植株叶内源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别,但接种后短时间内都明显上升。抗病品
种内源脱落酸或水杨酸水平明显高于感病品种。但是,任一品种中这两种激素都
不会同时高水平存在。
4苗期,随着草酸处理时间的延长,伤害的加深,膜脂过氧化加深,但抗病
品种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保护酶酶系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抗瘸品
种酶活性上升幅度较高。但是盛花期各酶活性变化不同。感染菌核病后感病品种
且差异明显,接种后有新条带出现或者增强表达。
5草酸处理,苗期油菜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古量都会随伤害的加深而
上升,继而下降。但是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相比可溶性蛋白上升幅度离且迅速,
而且可溶性蛋白质较高水平持续时间长,后期下降缓慢;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规
律与抗性无关。盛花期,未按种叶片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性无关,
但接种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比感病品种大:游离氮基酸含量上升,且
感病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幅度较大。
关键词:菌核病:甘蓝型油菜;磷素吸收;蔗糖酶:脱落酸和承杨酸:草酸;
保护酶酶系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菌核病致病机理
1.1菌核病侵染方式和过程
菌核病以2种方式侵入寄主,即萌发的子囊孢子和由子囊孢子与菌核病病原
菌所形成的菌丝。前者只有在营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形成附着胞进入寄主细
胞:后者是菌核病侵染寄主的主要方式。吴纯仁(1999)研究表明:菌丝体除从寄主
表皮直接侵入外还可沿保卫细胞内侧间接侵入表皮细胞,病原菌侵入前能形成单
一菌丝顶端膨大的单附着胞和多细胞组成的复合侵染垫。
侵染过程:包括在油菜叶片表面形成顶端侵垫,对油菜表皮的机械直接侵入,
侵染菌丝在胞间扩展以及分枝菌丝的胞问胞内扩展等过程。即菌丝在油菜叶片表
面的顶端生长并连续分枝.形成指状侵染垫原基,进一步发育成圆顶侵染垫:侵
染垫的顶端菌丝呈不规则二叉分枝,这些紧密堆积的顶端菌丝接触寄主表皮后侵
入寄主。侵入时,这些菌丝先在表皮细胞内做横向扩展,随之形成放射状菌丝;
放射状菌丝既可在细胞问进行扩展,又可直接穿透细胞进行扩展。病原菌在侵入
前形成具有专化结构的侵染垫,可能与病原菌侵入所需要的压力有关。
不同抗、感材料对侵染的组织病理学反应不同。病原菌侵染不同感病程度的
油菜品种,在侵染方式和扩展特性等方面有明显不同:菌核病菌侵染高感油菜品
种(系)时,在叶片表面形成两种不同形式的附着胞,即复合侵染楚结构和单一菌
丝顶膨大形成单胞附着胞:而相应低感品种(系)叶上只形成一种复合侵染垫。而
且其侵染垫的结构也明显不同,在其侵染垫基部与寄主表面相接触处有一层致密
的染色较深的物质。同时抗、感品种对病菌侵染反应不同。侵染早期低感品种(系)
表皮细胞迅速坏死,类似过敏性反应,并出现细胞壁增厚。菌丝顶端生长并连续
分枝,形成指状侵染垫原基,进一步发育成圆顶侵染垫:侵染垫的顶端菌丝呈不
规贝jJ_-叉分枝,这些紧密堆积的顶端菌丝接触寄主表皮后侵入寄主。
1.2菌核病致病原因
虽然菌核病致病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但病原菌致病基因编码着一系列的侵染
寄主植物所必需的产物,包括降解寄主细胞壁和角质的酶类,破坏寄主细胞结构
的真菌吸器以及分泌破坏寄主细胞膜和正常代谢的毒索等。
果胶酶被认为与病原菌的致痫力密切相关,能迅速降解寄主细胞壁的组成成
分,导致寄主发病。病原菌在侵染寄主时,为摄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产生内
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来分解寄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高聚半乳搪醛酸,形成降
结果表明抗病材料PG活性低于感病材料,且健康组织中没有PG。果胶甲脂酶(PME)
也是早期发现与菌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一章课件.pptx VIP
- 第2单元活动3 编程实现算法 课件湘科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
- 1.2记录个人观点(课件)-三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河北大学版2024).pptx VIP
- 《黄金交易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22∕T 2758-2017 黑参 地标.pdf VIP
- 品牌管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x
- 2025年GB 4567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宣贯学习课件.pptx
- 消防救援人员申请结婚报告表.doc VIP
- 答司马谏议书选择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