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王安石.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王安石

第21课 走近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两任宰相,曾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史“王安石变法”。 1047年,大宋王朝遭遇了严重的灾害,地震、冰雹、干旱等灾难殃及神州大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王安石被派去灾情严重的鄞县(今浙江宁波)担任知县。 第二天,王安石早早来到官府,召集官员商议对策,最终决定:青黄不接的时节就打开官仓,把粮食借给农民,让他们秋收后再还给官府(这是王安石的变法之一:青苗法)。这样做,农民就无需向地主借粮食,可以免受地主豪强的重利盘剥。这个办法推行后,不但解决了老百姓的饥荒问题,孩子们还能高高兴兴地上学。 片段一:(  )时期,王安石被派往(  )。他碰到了三五成群的(    ),他们(  ),(    )。 片段二:突然,一群妇女向他求助,他( )她们,( )家人给她们救济的银两。 片段三:王安石变法之一——(  )。(   )的时节,将粮食(  )农民,(  )之后还给官府。 片段四:任职期间。王安石还新修(  ),改善(  )。百姓为他修建寺庙,表达对他的(      )和(   )。 王安石的诗文 王安石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由于他从小酷爱读书,勤于思考,他的诗和散文都很突出,后世把王安石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除了青苗法之外,王安石变法还有哪些内容呢? 王安石除了在诗歌创作上有很大成就之外,他还写了哪些经典的文章呢? (温馨提示:《伤仲永》) * * 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王安石 人物简介 鄞县新政 文学成就 名人小档案 鄞县 王安石去鄞县上任的第一天,在途中看到三五成群的逃荒者,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突然,一群带着孩子的妇女,跪在王安石的马车前:“大人,我们没法活了,救救我们吧!”“我们家的孩子快要饿死了!”王安石赶紧走马车,把她们一一扶起,并吩咐家人给每位妇女分发一些银两。妇女和孩子们连声道谢。 王安石告别她们后继续赶路,心里一直在想: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百姓的饥荒问题。 王安石在鄞县任职三年,兴修水利,改善交通,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多益处。离任那一天,众多百姓赶来为他送行。后来,鄞县百姓还专门建造了寺庙,以表示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重温鄞县之行 北宋 鄞县  逃荒者 面黄肌瘦 衣衫褴褛 扶起 吩咐 青苗法 青黄不接 借给 秋收 水利 交通 敬意 怀念 这首小诗语句自然朴素而意蕴深远,王安石借不畏冰雪严寒、高洁坚强的梅花来表达自己不畏权贵的思想。 王安石的诗和散文,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虑,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元日》、《泊船瓜洲》、《答司马谏议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宋王安石书 楞严经旨要卷 书法欣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春夜》 名句宝库: 课后大搜索: *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