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 10 游褒禅山记 ◆知人论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但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 代表作有:文章《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等,诗歌《元日》、《梅花》等。 王安石早年为文主要师法孟子和韩愈。他兼取韩非的峭厉、荀子的富丽和扬雄的简古,融会贯通,形成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简丽自然的独特风格。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 1.字音识记 2.通假字 bāo chán zhǒnɡ yǎo jiù ɡuī fǔ miù 3.古今异义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不平常 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十分之一 死 4.一词多义 名词,文章,这里指碑文 名词,道路 动词,观察 副词,但是 动词,帮助 5.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筑舍定居 到达的人 见到的景象 (4)形容词作名词 照明 尽情地享受 6.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而卒葬(于)之 ②有碑仆(于)道 ③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2)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状语后置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本文作为一篇游记,按照________的顺序,有层次地描写 了山水景物和名胜古迹。首先叙述褒禅山名称的来历,其次写 __________________及出洞后的心情,再次写游览的感想,最 后补写零星体会和同游之人及游览日期。文章结构谨严,前后 叙议紧密联系,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 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全 文脉络如下: 游程 游山洞的经过 深思而慎取 1.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鉴赏明确:句中两个“尚”用得准确。“尚”是“还”的意思,是说在他们探洞活动半途而废的时候,力气还可支撑一些时候,火把还可照亮一段时间,为后文的“或咎其欲出者”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作了铺垫,更为后文的关于“志”、“力”、“物”三者在成功中的作用的议论提供了事实基础。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鉴赏明确:以上两句话,看似平常,却值得咀嚼。“距洞百余步”,表明“仆碑”的位置,又暗示了碑与洞的关系;“有碑仆道”更妙,正因为“仆道”,所以作者才发现了它。“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众人不看碑,也不好看,因为“漫灭”;二是告诉读者“我”知道山之本名宜为“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是对前面事实的推断,自然贴切。而这两句话所陈述的事实,为后面的“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结论提供了证据。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 之者已少。 鉴赏明确:这几句话看似“闲笔”,但却不可或缺。它主要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我们”所至的深度不及喜欢旅游的人所至深度的十分之一;二是尽管如此,到这儿来并做记号的人已经很少。这就为后文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等议论提供了事实基础。 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倾心点拨:抓住作者记游过程的伏笔和文章前后照应的内容来思考。 分析明确: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从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可以看出,本文非一般的写景文章,而是具有学者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往里越少,又写 “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作者最后,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2.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发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依作者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倾心点拨:从“志”、“力”、“物”三者的关系入手。 分析明确:“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是因为“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从游山所见获得的启示。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角色模型制作综合规范.pdf VIP
- 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VIP
- 最新BG201使用说明书20121024.pdf VIP
- 车辆维修定点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政府招聘人员协议书.docx VIP
- 2022电网生产调度系统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docx VIP
- 吸入用一氧化氮-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df VIP
- GB21148-2020 足部防护 安全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