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始得西山宴游记》1.docVIP

山东省聊城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始得西山宴游记》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聊城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始得西山宴游记》1.doc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记”这一文体的特征。 2、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3、领悟文章内容与思想内涵。 预习思考 1.扫除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它们的字形。 僇 人 惴栗 施施 茅筏 箕 踞 衽席 攒蹙 引觞满酌 萦青缭白 培塿 2.解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河东先生。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26岁中“博学宏词”科,授官集贤殿正字。后改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罢“宫市”,免杂税,打击贪官,但遭宦官、藩镇等腐朽保守势力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其成员遭到迫害,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州刺史。在柳州任职时,主持开挖水井,兴办学校,废除奴婢制度,深受当地民众爱戴。病逝于柳州住所世称柳柳州。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卓著,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游记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游记散文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注重对景物客观细腻地描写,同时他又将这种游记体散文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主观情感融合在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正好合了清朝学者王国维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八记是一组文章,是一个整体,首尾呼应,它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痛苦感受和激愤心情。? 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特。作者为什么先写漫游众山?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何不炳烛呼?”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炳烛:点燃蜡烛。 [文化常识] “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 ___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__ 自助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江 雪 李 白 柳宗元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①敬亭山在宣州,《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距李白被迫离开长安整整十年。 ②《江雪》大约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 (1)古人评《独坐敬亭山》有云:“两不厌”妙矣,传独坐之神。古人为什么这么说,请你做出合理的鉴赏。 (2)《江雪》借“渔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了政治上的抑郁苦闷。请分析本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对塑造“渔翁”这一形象所起的作用。 《江雪》赏析: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竿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孤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