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霜霉病 :苦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叶面现浅黄色小斑,后扩大,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防治药剂有甲霜灵、疫霜灵、代森锌、杀毒矾等。 疫病:主要危害茎、叶及果实。本病以蔓基部和嫩蔓节部发病较多,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后变淡褐色,缢缩变细,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枯死,叶片色泽仍保持绿色。叶片发病多从叶缘或叶尖开始,病斑暗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边缘不明显,有隐约轮纹,潮湿时,扩展很快,软腐,干燥时病斑停止发展,边缘褐色,中部青白色,干枯易破裂。防治药剂有甲霜灵、普力克等。 低温引起的生理障碍 老鼠尾 2.苦瓜的主要虫害有瓜实蝇、斜纹夜蛾、地老虎、瓜娟螟和蚜虫等。 瓜实蝇: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摘除被害瓜,并喷药和深埋;二是在严重时,将幼瓜套袋,避免成虫产卵。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洒植株,隔3~5天一次,连喷2~3次。防治成虫有良效。幼瓜套纸袋保护,以防成虫产卵。摘除被害瓜销毁。也可用粘蝇纸挂在行间,也有一定的效果。 斜纹夜蛾、地老虎 斜纹夜蛾和地老虎为害叶片和果实,夏季尤其严重。 防治方法:阿维菌素、甲基阿维盐、BT粉或乳剂等。 瓜娟螟:清洁田园残株败叶,消灭越冬虫蛹减少虫源。可用阿维菌素或BT乳剂防治。 蚜虫:10%吡虫啉(或蝊虫咪)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加入阿维菌素防治。因蚜虫容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要经常更换农药,施药时注意喷洒于叶背,才能控制为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 * * * * * 苦瓜栽培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苦瓜栽培技术 刘昭华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苦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苦瓜的类型和主栽品种 苦瓜的生物学特性 苦瓜主要病虫害防治 1 2 3 4 苦瓜因果实中含有一种糖甙,具有苦味而得名。 别名:锦荔枝、癞葡萄、癞蛤蟆、凉瓜等。 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蔓性草本植物。 由于苦瓜较耐热,我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四川等省)栽培较为普遍。华南地区春夏秋均可生产,以春夏为主。 在海南全年皆可栽培,但琼北地区冬季栽培,生长不良。 一、苦瓜类型与品种 苦瓜以食用嫩瓜为主。 商品瓜肉质脆嫩,苦味适中,清香可口,有消暑、清热、利尿、增进食欲、助消化等功效。 营养成分: Vc含量在瓜类中最高,在蔬菜中仅次于辣椒。 含有的配糖体,味苦性寒,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故有食疗保健价值。 苦瓜还能治疗糖尿病,疗效到达79.13%。 成熟的红色瓜瓤,味甜艳丽,可作水果食用。 印度和东南亚还食用嫩梢和嫩叶。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取花食用。 一、苦瓜的类型和品种 苦瓜依果实大小划分 大苦瓜:为采用苦瓜类型。瓜长16cm以上。瓜形有长圆锥形、短圆锥形。嫩瓜颜色浓绿色至绿色,瓜肉厚。 小苦瓜:多用于观赏,成熟瓜也可食用,但是很少采用。瓜长短,10cm。瓜纺锤形,肉薄,种子较多。 依瓜皮颜色划分 青(绿)皮苦瓜 白皮苦瓜 依果实形状来分 短圆 长圆锥形 长圆筒形 一、苦瓜类型与品种 (1)热研1号:中国热带农科院品资所2005年新育成的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较强,果实长圆锥形,肉质甘脆,味微苦。单果重400~500g,皮色深绿有光泽,瓜形美观,肩部平整,收尾钝圆,产量3000~5000kg/亩,耐寒性较强,高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 (2)热研3号:中国热带农科院品资所2011年新育成的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较强,果实长棒形,瓜长30~33cm,单瓜重600g,果肉厚1.5cm,皮色深绿有光泽,瓜形美观,品质优良,第一雌花节位10~15节,产量4000kg/亩,较抗白粉病,中抗疫病。 (3)丰绿苦瓜 广东省农科院育成,植株生长势和分枝力较强。叶片绿色,第一雌花着生节位17~18节;瓜长圆锥形,皮色浅绿,瓜长23~26厘米,横径5.6~6.0厘米,肉厚0.9~1.0厘米,单瓜重292~347克,中晚熟,秋季播种至初收54天。中抗白粉病,高感枯萎病。耐热性、耐涝性强,耐寒性较强。 (三)对环境条件要求 (二)生长发育周期 (一)植物学特征 二、苦瓜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根系发达,侧根较多,分布范围宽广。根群分布直径100cm以上,深度30cm以上。 蔓生细长,可达3~4m。 主蔓各节腋芽活动能力强,易发生侧枝和二级侧枝,形成繁茂的枝系。棚室栽培,光照较弱,易造成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