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目标:
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与运动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方法论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上述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相对性
B.做工作必须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3.“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A.B.C.D.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
C阶级斗争规律 D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2)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A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B水往低处流
C苹果落地 D万有引力规律
(3)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探究五:阅读教材33页下方框中的材料回答,
“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我的知识网络图
当堂检测
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3、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
⑴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⑵ 新陈代谢 ⑶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
⑷ 阶级斗争规律 ⑸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⑹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⑻ 苹果落地 ⑼ 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落 ⑽ 水往低处流 ⑾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 ⑴⑸⑼ B ⑶⑸⑻ C ⑺⑽⑾ D ⑵⑷⑹⑺
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 )
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5、“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 “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2)“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训练案
1.2007年5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5月13日至14日,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天津滨海区举行,通过并发布“天津滨海宣言”。宣言提出:贫困和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
A.规律是可以把握和创造的
B.只有尊重自然,按客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doc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doc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doc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doc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2015.04解析版).doc
- 重庆市广益中学高2015届高三(高2015级11班)下学期自主命题数学(理科)试题(无答案).doc
- 重庆市广益中学高2015届高三(高2015级6班)下学期自主命题数学(理科)试题(无答案).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5.1意识的本质.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8.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oc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学案: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doc
-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测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