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棉间作系统节动物群落的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效评价.pdf

枣棉间作系统节动物群落的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效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枣棉间作系统节动物群落的主要害虫——天敌消长规律及防效评价.pdf

本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课题 “特色林果重大病虫持续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子课题” 的部分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130102.3) 课题主持人:杨森研究员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万方数据 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主要害虫一天敌消长规律及 防效评价 摘要 枣棉问作系统通过14次调查,采集到节肢动物96286头分属于2纲、13目、67科。 按照群落中物种的营养和取食关系将节肢动物总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和寄生.中性类 三个亚群落。植食类亚群落相对丰盛度远大于其他各亚群落,在总群落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是构成枣棉间作系统群落的主要成分,其种类和数量变化对总群落有较大影响。 由于害虫、天敌相互作用及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总群落及 其亚群落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出现波动。瘿蚊科和叶螨科在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中 占有优势地位,是群落结构变化中心,对群落结构的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捕食类亚群落中 种类相对丰富,且各个种类的物种个体数量分布也较为均匀,其中瓢甲科、草蛉科和蜘蛛 类占有绝对优势,菱斑巧瓢虫(Oenopia Were)和草蛉是主要优势天敌,是捕食类亚群落变化趋势的主体。寄生一中性类 punctillum 亚群落中节肢动物分布相对均匀,群落内物种间的个体数差异较小,优势种优势程度较低。 对节肢动物群落中7个结构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节肢动物总群落及其亚 群落第二主分量贡献率分别达86.6%、85.79%、88.32%、80.84%。多样性指数H7、物种数 S、均匀度J、个体数N对节肢动物群落贡献较大。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优势集中性C对总群落多样性指数H‘直接作用最大:优势度D对 植食类亚群落、捕食类亚群落多样性指数H7直接作用最大;均匀度J对寄生一中性类亚群落 多样性指数H7直接作用最大。 采用欧式最短距离法对总群落及其亚群落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聚类距离D=I.76,总 食类亚群落聚为5类;当聚类距离D=2.05,寄生.中性类亚群落聚为4类。按不同时期对总 群落及其各Ⅱ群落进行最优分割,总群落、植食类、捕食类和寄生一中性类亚群落按时间变 化分别划分成7个阶段、4个阶段、5个阶段和5个阶段。 l 万方数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天敌对害虫控制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危害严重造成损失较大的 害虫,应采取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人为干扰的方式来控制害虫的暴发。使用 不同药剂对枣棉间作系统枣树主要害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速效性较好和 持效期较长,3.5%吡虫啉悬浮剂和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和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效果 明显,交替使用可作为防治枣瘿蚊主要药剂。哒螨·矿物油、20%三唑锡、3%阿维菌素、四 螨·丁醚脲对枣树叶螨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对4种药剂进行合理混用和轮 换交替使用,预防或推迟枣树叶螨的抗药性。 关键词:枣棉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防效评价 万方数据 withthe ofPest-Natural Evaluation The andControl Dynamics in Orchards Relationsof Jujube Community Arthropo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