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钱江妍—游戏的精神——对版画创作的思考
引 言
当代社会在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存在日益碎片化,
实用主义主宰着时代,一切才能和力量都拜倒在它面前。当代艺术也难逃侵蚀,
繁荣的背后是对功利主义的趋之若鹜。
在当今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作为版画艺术实践者,我们能做什么?怎么
做?通过对艺术的起源历史回溯,找寻与艺术本质相关的信息,相信能找到一些
解答。
关于艺术起源的观点很多,主要有德国作家席勒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
“游戏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说”,德国考
古学家雷拉克提出的“宗教魔法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奈勒、弗雷泽和美
国心理分析学家弗罗姆提出的“巫术说”,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依德提出的
“心灵表现说”,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的“劳动说”等。
其中的“艺术起源游戏说”与当代艺术、尤其是“80 后”艺术讨论中被经
常提及的“游戏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5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钱江妍—游戏的精神——对版画创作的思考
第一章 艺术的“游戏精神”
第一节 艺术与游戏
游戏是人类极具魅力的活动形态,不论大人的和小孩,都对游戏乐此不疲。
在游戏中,人们摆脱了物质的欲望和精神的烦恼,投入其中,克服工业社会的细
化分工给人带来的碎片化的状态,达到精神自由。
柏拉图在《法篇》中这样定义游戏:游戏是一种以快乐为唯一标准的歌舞表
演,“既不能给我们提供有用性,也不是真理,又不具有相同的性质,当然,它
也一定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害处,而仅仅是一种完全着眼于其伴随性的魅力而实
①
施的活动。” 他认为游戏既无益又无害,并不值得讨论。
对游戏的严肃考虑,在西方兴起于卢梭的时代。“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
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儿童有他自己的观看、思考和感觉的
方式,并且都适合他自己;将其替换成我们的方式是最不理智的。”自从卢梭写
出他那本惊人的《爱弥儿,或论教育》(1762 年),这点就变得很寻常了,即游
戏是人类天性中本质的创造性的部分,并且必须在早年就培养。卢梭的信徒,弗
里德里希•席勒,则走得更远,他写道:“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
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维特根斯坦论证了语言和现实之间的联
系是一种游戏的联系。但是最极端的是荷兰人赫伊津哈,他在 1938 年《游戏的
人》中论述道,游戏不仅仅是人类天性的本质,而且是人类文明本身。拥有游戏
精神的人追求着人自身的完整性。
康德较早的开始了关于游戏的哲学探讨。对于“自由的艺术”,康德说“我
们把它看作好像他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乐的事情而得出的合乎目
② ,从此,开启了艺术与游戏之间的讨论。西蒙德•弗洛伊德写道:所
的的结果”
有艺术创造的源泉在于重新体验童年游戏。当人长大后,便停止了游戏。事实上
人只是丢掉了游戏同实际事物的联系,而用幻想替代了游戏,建造海市蜃楼,创
造出那种称为白日梦的东西。他认为,艺术是人借助媒介来表现精神内容的符号
① 《柏拉图全集》第三卷,法篇,418 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149 页
6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钱江妍—游戏的精神——对版画创作的思考
活动,是富于想象的创造,正如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游戏的继续和替代。艺术家
的创作语言是一种游戏活动,创作的作者身份只是游戏者。但是一般的梦幻是个
体行为,而艺术表现的梦幻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共享的梦幻。在弗洛伊德
眼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并不是先验的从艺术的本质去阐释游戏,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