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地理 江河之变.docx
第四章: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第一节 黄河
(一)背景
中华文明摇篮之一,早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发源于青藏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渤海,4000余公里,第二长。(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历史上探讨黄河起源:《元史》表明古人已确定黄河源头所在。
青海→甘肃→(黄河中游段)“几”字形,山西陕西的界河“山陕峡谷“→(黄河下游)河南孟津以下地段。经常改道,除大汾河外无主要支流。地上河(仅此段有此属性)(河南开封塔:砖石结构)
(二)有记载黄河重大改道之前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河南、山西、甘肃。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诞生于山东,兴盛时向西??展至湖南湖北。
史前时期黄河下游遗址分布图中各文化都有共同的空白处——河北阜新地带、华北平原重要组成部分。河流进入华北平原华北地带后处于漫流状态,没有固定的河道,多股并行或河道迁移不定,洪水期流路更加复杂。洪灾导致人们无法在此处定居。
夏朝:大禹治水:随山浚川:依照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进行河道疏导,使其入海。
山经大河,禹贡大河
(三)第一次重大改道——由漫流到有了固定河道
春秋时期:人口增多、土地拓展、粮食增多、军队形成,为了拓展疆土,开始修筑河堤。最早是齐国,修堤作为军事屏障。赵国、燕国仿效修堤。各国对土地的需求使河道向内扩展,最终形成一条河道。
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以河南濮阳为顶点):《汉书 地理志》记载的汉志大河
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四)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泛滥持续50余年,因为主要经济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带,河北大名是王莽祖坟所在地,王莽迟迟未堵黄河。
公元69年,东汉根基稳定,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800年内安流。
(五)第三次重大改道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改道程度最高。
北流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开始时逐渐向西移动,直到接近太行山才停止)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1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 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向南决堤,流向徐州等地,侵占淮河河道。苏东坡记载,到徐州水已变清。)
从北至南,每十年就会进行一个周期变动。宋代因此而内忧外患。朝中关于如何治水,分为北流派和东流派。
东流派:北流在天津注入海河,已进入大辽境内。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堵住北流以防辽人从水路进攻开封。(即保持东流派)
北流派:千百年内东流处水位已非常高,无法找到合适水道,而北流只要设好关卡即可。
(六)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南宋初年,女真人南下,宋朝廷为挡住女真人,以水代兵,人为决口自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泗水为淮河支流,容纳不下黄河,河水决堤又形成一些支流。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七)第五次重大改道
起因:人为决口。蒙古人进入中原,女真人迁都至开封,又南下至河南商丘一带。双方因信息不同,都想以水代兵。蒙古人为决口,然而归德(商丘一带)实际上高于黄河。所以为女真人换来了最后几个月的存活时间。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潘季治理。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
夺颍入淮(大黄河)。2.贾鲁河(小黄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万科-平衡计分卡-经典案例讲解.docx
- 2023年福建省计算机专项考评员试题.docx VIP
- 2025年粮食日主题班会《“知食分子”不剩饭》【课件】.pptx VIP
-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TheRepublicofMadagascar.PDF VIP
- 微软云存储OneDrive 入门.pdf VIP
-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 《外科护理学》课件—— 急性阑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pptx VIP
- 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培训讲义.pdf VIP
- 2025广西盐业集团玉林盐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单片机基础与Arduino应用(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