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布料测定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料测定方案》.doc

布料测定方案 一、准备工作: 烘炉结束后,将炉顶更换溜槽大人孔。 2、照明: (1)炉内安装2只一千瓦点钨灯(在钢砖上部,防止下落炉料击碎),同时准备两只100瓦低压安全灯。 (2)炉顶大人孔及对面小人孔处各安装一只500瓦灯泡。 (3)炉顶料罐下部节流阀处安装一只500瓦灯泡。 3、厂安环科准备好下列物品: (1)O2浓度检测器3个。 (2)CO浓度检测器3个。 (3)安全带2付。 (4)O2呼吸器2付。 4、各种必需的资材器具运到炉前或炉顶平台。 5、高炉装料最后6批(即要进入炉内测料面)前1小时由检修负责将进入炉内的铁梯安装好。 6、装料结束后(即料罐装满度测完后),要立即将料罐的人孔封好。 二、开炉布料测定内容: Ⅰ、节流阀开度的调整: 1、调整的目的:针对不同的料种分别进行实际漏料时间和布料圈数的测定,最终按生产工艺要求调整好节流阀开度,并找出γ角度与漏料时间的关系,以指导生产。 2、需测定和调整的内容: (1)节流阀开度和漏料时间的测定。 监视并用卷尺测量节流阀活塞行程。 在节流阀处用秒表测定一罐料通过节流阀的漏料时间。 (2)在炉顶大人孔处用肉眼观察溜槽的布料圈数并测定以下内容: 用特制量角器测量α角的实际值与中控显示值、码盘显示值相对照,使三者保持一致并稳定。 用秒表测定溜槽β角的转速,并观察此转速是否稳定。 正转、反转的转速是否一致,正反转误差不应超过10r/min。 3、测定时间: (1)焦炭的测定在开炉装料最初的净焦段内完成。 (2)矿石的测定在第四、五、六段内(即:空焦段后的矿石+空焦段及正常料段)完成。 4、原始记录表头设计: 焦炭节流阀开度及漏料时间测定原始记录表(一) 批重 装料序号 预定γ值 实际γ值 布料圈数 α实测 α显示 β转速 漏料时间 活塞杆行程或角度 顺时针或逆时针 15° 20° 25° 36°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50° 矿石节流阀开度及漏料时间测定原始记录表(二) 批重 装料序号 预定γ值 实际γ值 布料圈数 α实测 α显示 β转速 漏料时间 活塞杆行程或角度 顺时针或逆时针 15° 20° 25° 36°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5、人员安排: 由1人总负责,下分两个小组。 A组:在节流阀处负责漏料时间及活塞行程的测定,2个节流阀处各设2人,共4人。 B组:负责在炉顶人孔处观察β圈数及测定溜槽的机械性能、稳定性、精确性,共4人。 6、需携带的工器具: A组:秒表2块,卷尺2个,无线电对讲机1台,原始记录表4张。 B组:秒表2块,无线电对讲机1台,原始记录表4张。 7、对负责人的要求: 测定一结束,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讨论,找到一个能满足工艺要求的最佳γ角度,用步话机向总指挥报告,γ角确定后,在以后的空焦装料中进行复核。 Ⅱ、料罐装满度的测定: 在开炉装料的第二段(净焦段)8.5吨焦炭,装在料罐内,测一下料罐装满度。 需测定人员2人,带一个卷尺,焦炭装入料罐后测一下料面至人孔下沿的距离,并画出料面形状,最好测3批以上。 序号 4J 5J 6J 至人孔下沿距离 Ⅲ、料罐料空显示的校对: 在料罐装满度测完,将料下到炉内,料空信号显示后,测定人员马上从人孔上目测料罐内有无余料,并估计重量,注意与中控联系确认要及时准确,并记录料空到空信号显示的时间差,测3批以上,测完后立即找检修将大人孔封好,测定时要注意防辐射。 Ⅳ、物料碰撞点的测定: 1、测定目的: 找到在某一角度下的炉料与炉喉的碰撞点,验证理论计算公式,从而指导以后的高炉生产。 2、测定方法: 如图1,将探测尺在一头拴好绳子,糊满白纸,按装料顺序表在指定的装料序号上测定,下料前从人孔用绳子吊入炉内,探尺紧贴炉喉钢砖,上端与炉喉钢砖上沿相平,布料时炉料会击破白纸,布完料后将探尺提出,用卷尺测出A、B并记录,分别测定α在30°、35°、38°、42°、45°的碰撞点。 3、测定时间: 焦炭碰撞点将在第二段(净焦段)完成,矿石碰撞点将在5——7段完成。 4、原始记录表: 焦炭(或矿石)碰撞点测定原始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