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材料解析:第六单元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新人教版选修4).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材料解析:第六单元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新人教版选修4).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材料解析:第六单元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新人教版选修4).doc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 ? 1.我国古代医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 〔材料一〕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①。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七《日者列传》 ? 〔材料二〕范文正公微时②,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为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他日,有人谓之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奈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大小生民者,固惟相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 ──[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三《文正公愿为良医》 ? ? ? 【解读】在中国古代,儒医之间有很亲密的关系,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而这些哲学也是儒家必须了解的知识,所以儒家和医学家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此,当有一些儒生科举失利后,往往由于生活所迫,去从事医学,有的甚至成为医学大家。以上材料说明:①儒家和医学有密切联系,从事医学也是儒生的选择之一。②儒生从事医学活动,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 【注释】①朝廷:指在朝廷为官。卜:占卜。②范文正公:指范仲淹。微:身份低微,没有做官。 ? ? ? 2.李时珍参加科举考试 ? 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殳言闻①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是……年十四,补诸生,有声,三举于乡不售,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②,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 ? ──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 ? ? ? 【解读】以上材料说明:①李时珍父亲是名医,这对李时珍以后选择的道路有一定的影响。②李时珍经过三次乡试未中之后,已失进取之志,乃改弦易辙,讲求实际,刻苦钻研医学,以医为业。③李时珍所学不限于医学一门,这为其以后编写《本草纲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注释】①言闻:李时珍父亲。②阈:门槛。 ? ? ? 3.李时珍在楚王府及太医院任职的情况 ? 〔材料一〕富顺王嬖庶孽①,欲废适子②,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③。世子暴厥,时珍活之,王妃自负金帛以谢,不受,荐于朝,授太医院院判④,数岁告归。 ? ──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 ? 〔材料二〕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九九《李时珍》 ? ? ? 【解读】以上材料说明,李时珍凭借高明的医术,获得了官职,但是由于官职太低,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李时珍在王府和太医院任职时间不长,但是使他有机会读很多书,有一些书只有在王侯或宫廷或者太医院藏书馆中才有;还使他能够查考大量来自海外的作为贡品的稀有药物。这些经历对他写《本草纲目》也是大有裨益的。 ? 【注释】①嬖庶孽:宠爱小妾生的儿子。②适子:王位继承人。③奉祠,良医所:是官品为八品的官僚机构。④院判:八品官职。 ? ? ? 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 4.明代以前本草研究情况 ? 昔炎皇辨百谷,尝百草,而后分别气味之良毒……遂有神农本草三卷。……及汉末而李当之始加校修。至梁末而陶弘景以注释,古药三百六十五种,以应重卦。唐高宗命司空李重修,长史苏恭表请修定,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宋太祖命医官刘翰详校。宋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种。蜀医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众本草五百种。自是人皆指为全书,医则目为奥典①。 ? ──《本草纲目·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 ? ? ? 【解读】李时珍生前,《本草纲目》并没有刊行。李时珍临终时吩咐他的儿子将该书呈给朝廷。明神宗修国史,要求地方献书,李时珍儿子李建元将该书献给朝廷。 ? 我国古代研究药物的学问为“本草”。在汉代著有《神农本草经》,是出于多人之手,托名神农氏之作,以后所谓的正统本草,就是以《神农本草经》的编撰思想和体例为基础,不断加以积累、发展和总结的著作。陶弘景整理了汉代以来的本草学著作《名医别录》,著成《本草经集注》。唐代由政府出面主持编撰本草,修成《新修本草》一书,开创了本草著作附图的先例。除了文字外,《新修本草》还有《要图》、《图经》,收药八百四十四种,是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书。经过三百年左右的流传,《新修本草》已不敷应用,于是,宋代再度编修本草,在宋代开宝年间和嘉佑年加修了郎中官修本草。除此之外,还出现两部重要的个人编修的著作,一是苏颂编成附有图的《本草图经》,一是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两书均在每味药之下,附有方剂,并广泛收录前代各种文献中有关资料,使本草学进入博物性质的新境界。 ? 【注释】①奥典:重要的典籍。 ? ? ?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