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主观作业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主观作业答案》.doc

1.张某欲用汞(又称水银)毒死同宿舍的同学李某,通过网上查得汞的致死量为30mg。某日,他向李某的水杯里投放了30mg的汞,但李某没有死。次日,为验证汞的毒性到底有多大,他把与其有过节的同学王某作为试验对象,“看他死得了死不了,死不了症状又怎样”,一次性在王某的水杯里投入了60mg的汞。经法医鉴定,李某和王某均已构成重伤。张某对王某下毒的主观态度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答:间接故意。张某对于李某的主观心理为直接故意,而对于王某则为间接故意,从其话语中“看他死得了死不了”可以得知行为人认识到了可能带来死亡结果,但是主观上不是积极的追求,也不是希望避免,而是带有消极的放任的心态。 2.李某为了报复某单位领导,企图在该单位领导吃的盒饭里放上毒药。一天李某借助自己去订购盒饭的机会在两个盒饭放上了剧毒农药,并作了标记,李某在去给该单位领导送盒饭的时候发现该领导的5岁的女儿在其办公室玩耍并喊着饿了。李某将盒饭专程送到其领导面前并称要再单独为领导的女儿定一盒饭,其领导说:“不用了,跟我一起吃就行了。”李某未再言语,看着领导和其女儿一起吃下盒饭。后领导及女儿均中毒死亡。李某对于领导的女儿的死亡,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答:直接故意,因为李某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就成立直接故意。 .3甲对乙非常痛恨,想杀之,某天甲发现乙和丙一起站在五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上,甲寻思要砍断脚手架的绳索以摔死乙,甲丙之间素无冤仇,但甲杀乙心切砍断绳索,导致乙丙摔死。甲对丙的死亡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答:直接故意,因为甲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就成立直接故意。 4.甲欲杀乙,一日往乙的大瓶饮料里放入毒药,乙、丙共饮饮料,中毒后送至医院,乙被救活,丙却死亡。甲的行为如何评价? 答:对乙直接故意,但未遂;对丙是间接故意,按照想象竞合原理,只定一个故意杀人罪。 5.王某为当英雄,将工厂原料库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是什么罪? 答:放火罪。这种情形高度冒险、纯凭侥幸,发生后果的,可认为是间接故意。 6.行为人与被害人因琐事引起争执。被害人纠集20余人闯入行为人院中无理取闹。行为人气极,拿出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炮竹自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不料对方抢夺手榴弹,发生爆炸,造成三人死亡、二人重伤、五人轻伤的后果。行为人对该手榴弹爆炸的结果是什么心态? 答:行为人的行为应认定为间接故意。 7.甲、乙相遇,发生口角,甲一边骂乙,一边拔出匕首,当胸扎乙一刀便扬长而去,如何评定甲的行为? 答: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使用致命工具打击致命部位,不计后果的,如果发生了该后果,可认定间接故意。 8、张三为杀害爱吃肥肉的邻居李四,在炖好的肥肉里掺上毒药,正欲去李四家,张三的小儿子回来哭诉被他人欺负。张三火起,带儿子去算账,把带毒药的肉放在桌上。李四正好串门,看肉便吃,很快就死亡了。张三行为的心态如何分析? 答:张三先前的配置毒药是故意杀人罪的预备,将毒肉放在桌子上被李四服用而死亡,是张三疏忽大意的过失 9、甲试图故意伤害乙,由于乙躲闪,匕首刺中了丙并导致其死亡。对乙而言,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对丙而言,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对甲应数罪并罚,这样分析对吗? 答:不对,甲是打击错误,按故意伤害罪(致死)一罪处理。 10、甲某拐卖小孩,一日正寻找买主时,遇警察巡逻。小孩欲呼救,甲某遂用毛巾捂住小孩口鼻,后见小孩脸色发紫呼吸困难,但因警察未离开不敢松手,结果小孩窒息而死,对甲某的行为如何定罪? 答:甲某成立拐卖儿童罪和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应数罪并罚。甲为使拐卖儿童不被警察发现而放任小孩死亡的结果发生。 11、某大学学生甲在某地检察院实习,看见法警的枪在桌上,以为没有子弹,遂拿起玩弄,并向一同实习的乙举枪瞄准,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打死。甲的行为是什么? 答:甲的行为虽然不是希望结果的发生,但也不是希望它不发生,而是采取放任态度,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容忍犯罪结果的发生。 12、甲无证运输烟花爆竹,遇联合执法队检查,当执法队工作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持什么心态? 答:甲是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作为一名司机,对在疾驶时突然刹车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是应当有预见性的,甲在已经预见到的情况下,仍然采取急刹车的行为,说明甲是对其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的一种放任,符合间接故意的特点。 13、猕猴桃种植专业户王某为防止猕猴桃果子被偷,在果园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张某偷猕猴桃果子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王某对这种结果的

文档评论(0)

gh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