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练习:第1单元第2课《论“雅而不高”》第2课时(粤教版必修4).docVIP

高二语文练习:第1单元第2课《论“雅而不高”》第2课时(粤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练习:第1单元第2课《论“雅而不高”》第2课时(粤教版必修4).doc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搭界(jiè) 长啸(xiào)  风尚(shànɡ) 破绽百出(zhàn) B.高雅(yǎ) 时髦(máo) 底蕴(yùn) 丑形败露(lòu) C.讥笑(jī) 滑稽(jī) 芦苇(wěi) 捉襟见肘(xiàn) D.作坊(zuò) 协调(tiáo) 匮乏(kūi) 相形见绌(ch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质越丰富,人的内在溃乏越叫人无法忍受。 B.物与习其实是两重关系,既可相应生辉,又可相形见绌。 C.封闭式空调车是为雅,其内散播尼古丁或摆臭脚则不高。 D.既是说,让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看来,肚子里“缺货”,学问做不成,场面上的事情也捉襟见肘。 B.低与俗,似乎也有不解之缘。 C.讥笑那些以饮酒看花、吟诗作赋为能事的矫揉造作之徒。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下列语段中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________ ①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 ②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③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 ④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A.④②③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二、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6题。 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底蕴,说来轻巧,却非一日之功,得慢慢来。但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大概还是可行的。即是说,让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通过这种协调,至少免得让绿地成为斑秃、餐馆成为烟馆。物与习其实是两重关系,既可相映生辉,又可相形见绌。就后一种情况言,环境造得越美,丑陋人习越不堪入目;物质越丰富,人的内在匮乏越叫人无法忍受。我们整天地“大干快上”,什么外装修内装修都搞得比发达国家还发达,反过来,“豪门”化、“帝王”化、“恺撒”式、“维多利亚”式的物质设施倒成了一面哈哈镜,随处映照出我们这些物主的百般丑陋与滑稽,这就不应该了! 5.开头引用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环境造得越美,丑陋人习越不堪入目;物质越丰富,人的内在匮乏越叫人无法忍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深刻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7~10题。 历史不可娱乐化 仲 言 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