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5936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八 讲 班 组 的 质 量 管 理 朱兰:“20世纪是生产力世纪,21世纪是质量世纪。” 杨振宁说;“质量也是一种财富的生产力,80年代日本产品具有很高价值的精神结构,这是日本经济的成功之道”。这个精神结构就是对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 质量作为一种文化和理念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班组质量管理 8.1 质量与质量管理 8.1.1质量的概念 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的定义如下: 一种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可理解为: (1)不及是产品质量也可以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 (2)质量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 (3)要求是指明示的或隐含的需要和期望; (4)质量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随时间、地点、环境而变化。  8.1.2关于质量的几个术语 质量观念: (1) 产品质量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所具备的特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外观满意性。 (2) 工序质量 指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通过常用工序能力系数表示。 (3) 工作质量 指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组织等工作对实现产品质量标准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8.1.3质量发展的阶段 (1)质量检验(Quality Inspect )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根据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张企业内部专业分工,实现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一部分人专门负责设计、计划,另一部分人负责执行。 1924年,贝尔电话研究所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了控制生产过程进行产品缺陷预防的做法,即“3σ”图法—控制图。 1929年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ig)提出 “抽样检查表”;瓦尔德(A.Wald)提出逐次抽检(序贯抽检)方法。 但到了20年代末30处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商品滞销,产品积压,生产力下降,致使这种方法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一直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绝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法。 (2)统计质量控制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QC) 统计质量控制是用管理统计的方法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 。 “二战”的需要,军需品面临严重问题(武器质量、被服质量、药品等),美国政府开始推广用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用数理统计方法制定了战时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指南》《数据分析用的控制图方法》《生产中的质量管理用控制图》成功地解决了武器等军需品的质量问题,使美国的军工生产在数量上、质量上和经济上都占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采用了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给这些军工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战后,其它企业也竞相仿效。质量的统计控制方法成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3)全面质量管理 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工业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 8.1.4全面质量管理 1、概念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用户第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点 (2)预防的观点 (3)定量分析的观点 (4)以工作质量为重点的观点 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三全”和“一多样” (1) 全面的质量管理 (2) 全过程的管理 (3) 全员参加的管理 (4) 质量管理方法多样化 3、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原则 (1)预防的原则 (2)经济的原则 (3)协作的原则 8.2如何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8.2.1 推行PDCA循环的工作方法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统计学专家戴明(W.E.Deming)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故也称为戴明环活动。它反映了质量改进和完成各项工作 必须经过的4个阶段。这4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周而复始,使质量不断改进。 P 表示计划(Plan) D 表示执行(Do) C 表示检查(Check) A 表示处理(Action) PDCA循环的特点 (1)大环套小环,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2)如同爬楼梯,螺旋式上升 8.2.2 做好制造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8.2.2.1、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内容 8.2.2.2、辅助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8.2.3加强4M管理 8.2.3.1、人的管理 8.2.3.2、设备的管理 8.2.3.3、材料的管理 8.2.3.4、作业方法的管理 8.3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 8.3.1排列图 排列图是通过找出影响产品

文档评论(0)

liangjun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