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中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蒋雪莲)
主要内容 一、普查表 二、普查表的指标解释 三、普查表的填写方式 四、普查表的非专项编码和改错方法 一、普查表 ——需要填哪些表?(四种表) 短表(按户填报的项目6项,按人填报项目12项 ) --主要为掌握人口总数。全国90%的户填此表。 长表(按户填报的项目17项,按人填报项目28项 ) --主要为掌握人口的国内迁移流动、住户住房状况和家庭、教育、经济活动、婚姻、生育和死亡、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全国10%的户填此表。 死亡人口调查表(按人填报项目8项 ) 反映普查前一年死亡人口的基本情况。 全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 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填写 二、普查用表的指标解释 ——填哪些内容? (一)普查表长表、短表 (二)境外人员普查表 (三)死亡人口调查表 (一)普查表长表、短表 本户地址 按户填报的项目(长表17项、短表6项) 按人填报项目(长表28项、短表12项) 注意:现场填写,除姓名没有预填区,需要填写在编码框中。其他项目,均填在预填区或圈填对应项。 户记录和人记录项目包括: 长表户记录:H1到H4(基本项目) H5-H17(住房项目) 长表人记录:R1到R16(基本项目) R17到R23(劳动力项目) R24到R28(婚育健康项目) 短表户记录:H1到H4(基本项目) H5-H6(住房项目) 短表人记录:R1到R12(基本项目) 本户地址 注意: 普查小区的序号为村级人口普查机构给定,不可随意填写。 建筑物编号请填写普查小区图上的对应编号。 按户填报的项目H1.户编号 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横线上填写数字,应填三位数,如第一户,应填为001。 H2.户别 设有家庭户和集体户两个选项,按实际情况圈填。 家庭户: 集体户: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注意:与户口簿的户别、集体户口无关。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即为本户的普查对象 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无论其户口是否在本户) 户口在本户,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户的人(无论外出多长时间 ) 注意! 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1 陆 劲 H4. 2009年11月1日至 2010年10月31日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 只填报这个时间段产生的出生、死亡人口。 需分别填写男女的合计数,没有需填“0”。 本项死亡人口男女合计数大于“0”的户,还应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 按人填报的项目(长表28项、短表12项) R1.姓名 直接填写在下方红色方格中,写不全的填写在下方空白处。 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 R2.与户主关系 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集体户 第一人登记为户主 本户其他成员与户主关系均为其他 R3.性别 指被登记人的性别,据情圈填。 R4.出生年月 指被登记人的出生年、月,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出生年月按公历填写,只知道农历的,要换算成公历。换算公式为: 公历月=农历月+1 可参考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 长表中要填写周岁,不满一周岁的填“0”岁。 长表编码填入年份和月份,不填周岁 R5.民族 指被登记人的民族成份。 填写民族时不要写简称,要填写全称。如哈萨克族,不要简填为哈族。 审查后,按顺序一一对应填写在下方红色方格。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填写时分为两种情况: 其民族和我国的某一民族相同的,就填某一民族; 没有相同民族的,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填写,简填“入籍”。 R6.普查时点居住地 指被登记人在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何处。设有六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 R7.户口登记地 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地情况。设有五个标准答案,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据情圈填。 提示:R6、R7是登记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为便于理解,可以将这两个项目结合起来学习。 我们以普查时点居住地为例进行讲解。 普查时点居住地的六个选项分别为: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 5.其他县(市、区) 6.港澳台或国外 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在普查时点所处的位置信息,如何判断被登记人属于“1-6”哪种地域范围。 请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寻找鱼道,如何寻找钓点.ppt
- 医院中药饮片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pdf
- 3.1 捐书(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0-2021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卷C.pdf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近科学家》课件.pptx VIP
-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_7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 VIP
- 中秋博饼规则.doc VIP
- 药用单宁酸的制备.docx VIP
- 压力管道年度检查报告(空白).pdf VIP
-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电磁学库仑力与力学综合类问题专题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