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单元复习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高中语文 第2单元复习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2单元复习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语文 第2单元复习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荥绕         钿头银篦 秦塞(sài) 磨牙吮血(shǔn) B.荻花 义愤填膺 憔悴(qiáo) 轻拢慢捻(niǎn) C.凋零 一愁莫展 琴弦(xián) 扪参历井(shēn) D.宵柝 霓裳羽衣 虾蟆(xiā) 未卜先知(bǔ)   [答案]B(A荥—萦,C愁—筹,D“虾”读h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 B.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总共 C.冰泉冷涩弦凝绝 绝:断,此指琴声中断 D.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可以   [答案]D(可:难道,哪能)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有《李太白集》。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称为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作品有《杜工部集》。 C.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和诗人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D.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往往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作品集有《李义山诗集》。 [答案]C(《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和诗人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求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①②④   [答案]D(③句中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的“和谐”衔接;⑤句中的“这种统一”与上句“统一”衔接,“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①句“由于”与下句“所以”衔接;只有④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⑤①②④)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2)丛菊两开他日泪,        。?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4)        ,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案](1)枯松倒挂倚绝壁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万里悲秋常作客 (4)千呼万唤始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晋以后,经学的统治动摇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摆脱了经学的束缚,其文学特点才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诗是言志的、缘情的,如何将情志用语言完美表达出来,是诗歌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特别是“言不及意”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一种苦恼,自然容易被诗人接受。诗歌批评家结合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特点来论述言意的关系,他们所说的意,已不仅指思想、概念、鉴识等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指印象、想象、情调等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这些更难用言辞完全地表达出来。语言的力量难以估量,但同人类丰富的情感、心理相比,又是苍白无力的。诗歌创作欲求达意,最好的方法是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咀嚼、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读者的联想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只要总的趋向一致,不但不会曲解原意,反而能使诗的意味更浓郁。 晋陆机在《文斌》中提出言与意的关系:“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深入阐述了创作活动中言意关系:“方其搦瀚,气倍辞前,暨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