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3课 师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3课 师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3课 师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3课 师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dà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ò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yù,阿谀,奉承 [答案]C(A“传”读zhuàn,译为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B“贻”读yí;D“谀”读yú)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C (A“受”通“授”;B“不”通“否”;D“生”通“性”) 3.判断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一种句式。 A.宾语前置句 B.定语后置句 C.状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3)古之人不余欺也(  ) [答案](1)B (2)A (3)A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吾从而师之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⑤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⑨弟子不必不如师 ⑩无贵无贱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②⑤⑥⑨ D.③④⑦⑧⑩   [答案]A(②④⑥古今相同。①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③从而,古义指跟从并且;⑤众人,古义指一般的人;⑦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⑧小学,古义指小的方面学习;⑨不必,古义指不一定;⑩无,古义指无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问  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注】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宏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通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孟涂集》) 【注】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广:扩大,增加 B.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狎:亲近 C.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 鄙:卑鄙 D.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极尽   [答案]C(鄙:庸俗,浅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连词,却;连词,表顺承。B介词,比;介词,向。D代词,他们;副词,表推测) 7.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读书人“学而不问”的陋习,围绕“非学无以致疑,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