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讲座训练(八) .doc
专题讲座训练(八)
1.近代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话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 )
顾颉刚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 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 《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故较为可信 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
A. B.
C.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顾颉刚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故正确;根据材料“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可知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故正确;材料不能证明《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就较为可信,故错误;根据材料“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说明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故正确,因此选择C项。
【答案】 C
2.史学家洪业在研究杜甫生平时,根据杜甫41岁以后的诗常常提到妻儿,情深意切,证明杜甫成婚于41岁左右。有的学者据唐代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考证,杜甫成婚于31岁左右。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具有历史真实性
B.元稹的研究是第一手史料,其考证应当可信
C.孤证不立,洪业和元稹的研究都不足为信
D.研究历史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仔细考辨
【解析】 诗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可能有艺术加工,故选D项。尽管杜甫诗歌具有历史真实性,但不能因为“诗常常提到妻儿”,就判定其成婚时间,故A项错误;历史研究需要尽可能多的参考多方面的史料,单凭一种说法难以判断,B项错误;洪业和元稹的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研究杜甫生平的重要参考,C项错误。
【答案】 D
3.(2014·韶关二模)某学生收集南北朝的宗教、唐朝的首饰、明清的民俗等素材。该学生的历史研究应属于( )
A.社会史 B.政治史
C.经济史 D.宗教史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选择。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广泛,是研究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尚及生活状态演变过程的一门专门史,故选A项。唐朝的首饰不属于政治史、宗教史的研究范畴,故B、D两项错误;南北朝的宗教不属于经济史的研究范畴,故C项错误。
【答案】 A
4.(2014·广元二模)下图是选自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中的相关内容,他强调了史学家研究历史应该( )
A.集中精力进行史学著述
B.注重尊重客观事实
C.注重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D.注重历史现象的描述
【解析】 根据材料“盖欲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益人也”可知史德就是心术,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而不是以“人(著书者)”为主,故选B项。材料主要讲述历史著书者应该具有“史德”,而并非集中精力进行史学著述,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注重历史现象的描述,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4·湖北七市联考)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把晚清的历史变化理解为“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从而使中国在19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费正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价值取向是( )
A.内外因辩证观点 B.西方中心观点
C.文化全球化观点 D.文化多元化观点
【解析】 费正清认为庞大中央帝国笨拙,充满惰性,贬低中华文明,反映出西方优越的观念,价值取向体现出西方中心观点,故选B项。题干材料仅仅突出外因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冲击,没有体现内外因的辩证关系,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方文化的扩张,C项错误;费正清否定中西方文化的平等地位,没有体现文化多元化,D项错误。
【答案】 B
6.(2014·马鞍山二模)清代史学家赵尔巽评太平天国时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这段推论( )
A.论据充分结论错误 B.论证不力结论正确
C.以人带事史论分离 D.立场片面因果颠倒
【解析】 清朝由于制度危机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而非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危亡,该史家只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故选D项。对中国危亡原因,材料只从一个角度论述,故不能称论据充分,A项错误;从论证的角度而言,太平天国确实造成了巨大的内耗,但其对中国危亡的原因则叙述错误,中国危亡主要是制度问题,B项错误;材料评述以人带事,史论结合,故C项错误。
【答案】 D
7.汤因比说:“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检测E卷 工业文明时代仿真专练(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2罗马法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1(1840-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5.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及俄国十月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5.2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数字水务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探究活动设计.doc VIP
- 温州大学432统计学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pdf VIP
- 海底捞绩效考核海底捞绩效考核.doc
- 海南大宗商品交易所.pptx VIP
- 2020年温州大学考研真题432统计学(2020年) .pdf VIP
- 石河子大学2023-2024学年第1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docx
- 2025届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分类精编0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学生版.pdf VIP
- 储能系统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方案.pdf VIP
-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社会减糖大势所趋,明星产品呼之欲出-241114-东北证券-56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