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06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版).docVIP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06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06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版)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分析的是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分不开的。在封建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产业,是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王朝兴衰的关键,历朝统治者莫不重视。故选C。ABD均未从必要性角度考虑。 2.(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 B.“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C.“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 D.“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 【答案】A 【解析】翻车东汉时期出现,三国时期由马钧完善。故A说法错误。唐代制造业和对外交往发达,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代制瓷业发展成独立的部门,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唐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因此BCD说法正确。故选A 3.(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实质上反映出苏州( ) A.劳资矛盾尖锐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发达 D.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A.民营手工业日趋衰落 B.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农业生产大幅度衰退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6.(2013届山东省凤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所谓使士“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云云,都是为了便于士农工商四民各司其业的方便。士之“就闲燕”是指使士居住在清净优越的地方以讲求孝、敬、尊卑以维护宗族贵族统治秩序;工“就官府”是工商食官使然,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生产,自然要“就官府”;商以贸易,故“就市井”;而农夫的任务是耕种,所以“就田野”,但这儿的“就田野”决不意味着农夫住在城外,而是住在城门里侧。因此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体现,可排除,其它三项符合。 7.(2013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8.(2013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基本仍属小农经济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以自衣被”(纺织的产品自用)说明基本仍属小农经济;“织作须织工”说明家庭手工业发展;“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多余的卖给商贩)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材料不能反映“出现经济区域分工”,一般区域分工指不同的地方专门生产一种东西,故④不正确,故选B 9.(2013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11.(2013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nbdh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