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形象 复习回顾:诗歌形象分类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问题要求 (1)把握形象的特点 (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形象中的典型意义 (4)分析刻画形象方法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1、点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等。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 3、明作用:指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鉴赏方法】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通过人物语言,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通过人物肖像及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赏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诗写于黄州贬所。 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上阙借景抒情,透过幅幅画面,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 下阙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闲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题设置 诗中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了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参考答案 (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出 塞 马 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 答案 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首诗的五六句写出了战士怎样的生活?前六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整首诗表现出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风貌? 答案 五、六句写出了战士们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4介词和介词短语教学案(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5形容词和副词名校测试(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6动词及动词短语名校测试(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7动词和语态名校测试(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8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教学案(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8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名校测试(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9非谓语动词教学案(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定语从句教学案(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定语从句名校测试(教师版).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题型技法指导专题三阅读理解(全国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