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推拿疗法与护理 1.掌握推拿按摩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常用手法。 2.了解推拿的作用原理。 第一节 推拿概述 推拿是一种物理疗法,属中医的外治疗法的范畴。 它不仅对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 科、五官科等各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更具有保健养生、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推拿的作用 1.补泻:补者,补其不足;泻者,泻其有余。 其意是扶正气、祛邪气,最终达到阴阳平衡,调整人体的功能活动。 2.止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 气滞是痛症产生重要因素。推拿可改善血液循环,起到理气活血疏通经脉, 使气行血畅,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3.温通:风寒湿之邪凝聚,阻滞于脉络之中,产生痹症或痿症,导致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推拿可起到温通经脉、舒筋缓急的作用。 二、推拿的适应症 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美容、减肥、养生保健。 1.骨伤科疾病:各种扭伤、肩关节周围炎等。 2.内科疾病:胃脘腹疼痛、中风后遗症等。 3.外科疾病:各种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等。 4.妇产科疾病:痛经、手法助产等。 5.儿科疾病:小儿发热、咳嗽、呕吐、惊风等。 6.五官科疾病:耳鸣、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等。 三、推拿的禁忌症 1、感染性疾病:丹毒、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2、传染病:肝炎、肺结核。 3、各种出血:皮下出血,便血、尿血等。 4、烧烫伤及皮肤溃疡。 5、其它如肺外结核、肿瘤、脓毒血症等。 四、推拿的注意事项 1、根据情况,可以借助治疗巾,覆盖治疗部位,使手感,皮肤舒适。 2、术者要操作认真,态度严肃,不能一边操作,一边嬉笑,谈话。 3、术者手指甲不能过长。 4、孕妇腰骶、腹部等禁用推拿,月经期慎用。 5、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及醉酒之人均不宜推拿。 6、术者治疗过程中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 7、每次推拿时间一般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7-10天为一疗程。 五、推拿的体位 对患者而言,宜选择感觉舒适,肌肉放松,且能维持较长时间,又有利于操作者实施手法的体位; 对操作者来说,宜选择一个方便手法操作,并有利于手法运用、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 整个过程要做到意到、身到、手到,步法随手法相应变化,操作者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一致。 六、推拿介质 介质的作用: 1、发挥利用药物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2、便于手法操作,增强手法的作用。 3、润滑、保护。 介质的种类: 1、药膏 2、酒 3、姜汁 4、药水 5、清水 6、滑石粉 七、推拿手法用力方向分类 推拿手法种类:5种。 1.垂直用力法:即由上向下施力。如:按、压、点、掐、踩跷等。 2.平面用力法:即在体表上作盘旋往返施力,但亦有向下稍压摩转之意。如推、摩、擦、 运、揉法等 3.对称用力法:即内收用力的意思。如拿、捏、挤、搓、捻、提法等。 4.对抗用力法:即向相反的方向施力,如拔伸牵引法。 5.被动用力法:即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施力。如摇、扳、旋转等手法。 第二节 成人推拿手法 手法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 ●持久——持续运用一定时间。 ●有力——具有一定的力量 ●均匀——有节奏性 ●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自然 一、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位或经络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悬屈,运用腕间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使之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上。 [动作要领] (1)上肢肌肉放松,不可有蛮劲,手掌虚握拳,沉肩,垂肘,悬腕,掌虚。 (2)沉肩、垂肘意思是肩部或手臂都要放松,悬腕意思是手腕要自然弯曲,本法的动作要贯穿着一个“松”字,这样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力量沉着,动作灵活,柔和有力。 (3)压力、频力、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 次。 [作用]本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脏腑,行气活血,健脾和胃等作用。 [适用部位] 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常用于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关节处。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量中等,属于平补平泻手法,接触面积较小,作用深透。临床上对内、外、妇、儿、伤各科的许多病症均可以本法治疗。如头痛、失眠、面瘫、高血压、胃脘痛、腹痛以及关节筋骨酸痛等症常用本法治疗。 二、滚法 滚法:是以手背部及部分小鱼际着力,通过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摆动,在体表特定穴位或部位上反复往返滚动的一种手法,称滚法。滚法可分拳滚法和手滚法两种。 1.拳滚法:手握空拳,以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位着力于 施术部位,腕关节放松,向前后均勻的摆动,使拳作来回滚动状。 【动作要领】着力面应紧贴体表,不可离开、跳动或摩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