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脂肽生物破乳探索
前言
大量文献[1-5]显示为了提高石油的采收率,油田已采用了许多EOR方法,如聚驱、三元复合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在驱替液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表面活性剂,致使采出液多为非常复杂且性质很稳定的乳状液,分离难度较大;加之各油井采出的原油混合液乳化特性不同,很难筛选到统一的破乳剂,破乳效率较低。工业上目前大量应用的是化学破乳剂,乳化液受活性组分、物化特征等影响,在破乳过程中存在选择性强、脱出水中含油高、需要有机溶剂做助剂等缺点,废水处理、排放困难高,给企业增加了额外成本和污染负担。随着原油破乳难度的增加,单纯的化学表面活性剂已不能满足要求,对传统分子进行改头、换尾、加骨、扩链、接枝、交联、复配[6-8]难度又较大。随着破乳剂的成本日渐高昂,寻求一种新型、绿色、价廉的破乳剂成为石油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破乳技术是通过加入微生物或其发酵培养液而使乳化液破乳脱水的方法,与传统破乳方法相比,生物破乳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小,易商品化等优点[9-11]。更重要的是,生物破乳剂易被降解,不污染环境,对加工设施无腐蚀作用。因此,它在原油脱水,含油污水的分离及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生物破乳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早在1983年就有报道(Koosarie et a1.1983)[12]:针对W/O型乳状液、污泥诺卡氏杆菌(Nocardia amara)、何氏汉逊酵母(Handenula holstⅡ)的产物O一膦酰甘露聚糖及其他多糖均具有破乳能力;橙红球菌(Rhodococcus aurantiac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rlis IFO3039)产生的代谢产物针对O/W型具有破乳能力。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科研人员对生物破乳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大多数生物破乳剂是次级代谢产物,但对微生物的生长却有重要作用。生物破乳剂通过调节细胞疏水性,从而影响微生物与烃类之间的亲和力。烃类在水溶液中加速扩散渗入细胞内部被同化分解,同时伴随生成生物破乳剂。1996年加拿大的西安大略(Western Ontario)大学实验室[13]通过研究已经得到证实:改变培养细菌的寿命和生长介质均可控制污泥诺卡氏菌培养物的破乳活性,一种MMSM无机盐培养基加上4%的烃/葡萄糖提供的c源是适合其生长的物质基础。研究者建立了一套初步筛选生物破乳剂的方法[14-18]:利用蒸馏水、煤油以及合适的合成表面活性剂,混合成模拟的模型乳状液,这是一种快速、简便且重复性好的方法,通过此方法测试并比较了初筛菌的破乳能力,从而达到初筛的目的。
2.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生物破乳研究起步相对较晚,1998年,河北科技大学的徐远春等[19],从自然界分离得到一株具有破乳能力的菌株,并初步鉴定为诺卡氏杆菌。2004年,石油大学冯志强等[20]研究了全发酵液、微生物胞体对原油乳液的破乳作用,认为微生物胞体表面的极性基团是微生物胞体起破乳作用的关键因素;全发酵液所表现出的破乳作用主要来自于微生物胞体的作用。同年,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与四川大学生物研究所、东营生物工程公司联合攻关,开发了适合目前多数原油性质的HRB系列生物破乳剂[21],试验显示脱水率可高达为99.0%,均高于相同加人量的现用化学破乳剂的脱水率,而且脱出污水的含油量降低27%~49%。同年杨志生[22]等从大港油田采油现场采集菌种,利用优势菌技术经增殖定向培养得到了可用于O/W型乳状液破乳的优势菌群。破乳性能试验表明:48h的破乳率可达90%;破乳菌的浓度、pH值、菌龄等对破乳性能产生影响;并分析和解释了灭菌处理对破乳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现象。2006年彭伟[23]等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同年黄翔峰[24]等取克拉玛依油田采油井井口受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作为菌种,通过对其进行培养、富集和破乳性能的研究,从中筛选出一株高效原油生物破乳菌,其破乳性能稳定,优于现场使用的聚醚型破乳剂的破乳效果。研究者认为该菌主要以细胞破乳为主,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也起一定的破乳作用。2007年刘娜[25]等从不同油田的污水、污泥中采集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基富集培养后,获得大量菌株,再经比较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培养、筛选出具有较强破乳作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试验显示其对油污水的除油率大于50%。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所、感光所、渗流力学所等单位[26-30]也对生物破乳剂的生产菌种筛选、产品性能评价、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规范了具体筛选方法。科研人员[31]还进行了生物破乳剂的破乳性能研究,实验由油田污泥中的污泥诺卡氏菌的采集和培养开始,通过增殖培养、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了产生破乳能力的品种。研究者经多年的试验研究,通过不断优化选择,也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