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有形、无形信息对股票收益影响——对中国不同市场状态地研究.pdf

预期、有形、无形信息对股票收益影响——对中国不同市场状态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期、有形、无形信息对股票收益影响一对中国不同市场状态的研究 摘要 金融学界对于市场异象的研究和讨论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与标准金 融学理论的基础——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和CAPM以及市场有效性理论等市 场均衡理论分庭抗礼的实证研究,这个领域一直是金融学者关注的焦点。长期反 转现象是其中代表性的异象之一.关于长期反转现象目前的理论解释主要有“风 险改变假说”和“过度反应假说”。无论是标准金融学的“风险改变假说”还是 行为金融学的“过度反应假说”都认为未来的超额收益都是与企业过去较差的经 营业绩相关的。KentDaniel和SheridanTitman(2006)通过对净资产比市值的分 解发现股票收益与有形信息(定义为与账面变化有关的信息)无关,而与无形信 息(定义为与账面变化无关的信息)负相关.作为对“过度反应假说”的补充, 也就是说投资者是对过去无形信息的过度反应,才导致长期反转现象。 本文是在KentDaniel和SheridanTitman(2006)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 拓展,来研究中国A股股票市场市净率分解得到的预期信息、有形信息和无形 信息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引入牛市、熊市、牛市转向熊市、熊市转向牛市四种 市场状态作为调节变量。实证结果表明:(1)预期信息与股票收益负相关;有形 信息与股票收益正相关或不相关;无形信息与股票收益负相关或不相关;(2)有 形信息、无形信息与股票收益是否相关不但取决于市净率所在年度的市场状态, 也取决于未来的市场状态。本文得到的结论可以运用行为金融学的DHS、后悔、 锚定和乐观理论进行解释。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的核心,但各国的信息披露制度中涉及更多的 是对有形信息的披露规范,无形信息的披露暂无非常明确的标准。而且即使信息 完全、准确、及时的进行披露,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也会导致 市场的无效性。因此,基于本文的结论,作者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完善上市 公司有形信息披露制度的同时,也要逐步建立上市公司无形信息披露制度。第二, 即使信息得到完美的披露,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反应也应作为监管的内容。 关键词:预期信息有形信息无形信息股票收益市场状态 中图分类号:F830.91 预期、有形、无形信息对股票收益影响一对中国不同市场状态的研究 Abstract Theresearchanddiscussiononmarketanomaliesinthe1960严.Asan began empirical foandationsoffinancialtheories research whichincludemean-variance against and fieldhas attentionsof EMH,this porffofiotheory,CAPM alwayscaught financiers.Reversaleffectisoneofthemost representative forthis dividedinto are two phenomenonmainly andOver-reaction ofstandard hypothesis hypothesis.BothRisk-changedhypothesis 矗lnanceandOver-reactionofbehaviorfinancebelievethat懿cessreturnis hypothesis relatedto DanielandSheridan that poorperforma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