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doc

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 ? 原来这些家伙是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白穗虫。它们可是水稻的头号杀手。水稻螟虫的家族成员,主要有大螟、二化螟和三化螟。它们各个都是贪吃贪喝的主儿。这不,省农科院的专家给咱提供了一些资料,让咱先来了解一下这三兄弟的底细。 ? 一.???? ? 大螟在我国各个稻区都有分布,长江以南发生偏重。它的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茭白、蚕豆、油菜等。 ? 大螟的幼虫是个胖子,老熟时身体粗壮,身体长20~30毫米,头红褐色,身体背面紫红色。 ? 大螟的成虫身体长12~15毫米,翅展宽27~30毫米,身体肥大,雌蛾的身体较大一些。头胸部灰褐色,腹部淡褐色,前翅近长方形,淡灰褐色,外缘颜色比较深,从翅基到外缘有一条暗褐色的线纹。 ? 大螟的蛹比较肥大,黄褐色,蛹长13~18毫米,头胸部有白粉状分泌物。 ? 大螟的卵呈椭圆形,褐色,表面有纵纹及横纹,多产与叶鞘内,经常是10~20粒集在一起,排成2~3列。 ? 您现在看到的,就是被大螟为害的稻株。由于大螟成虫的飞翔力弱,而且喜欢在田边杂草上产卵,因此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大螟的幼虫在茎秆上钻一个洞,躲到里面大吃特吃。您看,这些都是它排出来的虫粪。里面的茎秆被吃断以后,断口以上的组织就枯死了,于是就形成了枯心苗、白穗等症状。 ? 二.???? ? 二化螟的分布区域比较广,北到黑龙江,南至海南岛,我国南北稻区都普遍发生。它有点像大螟,不仅危害水稻,还能危害茭白、玉米、蚕豆、油菜等。 ? 二化螟的老熟幼虫是个大个子,体长20~30毫米,头部红棕色,身体淡褐色,背面有5条棕褐色的条纹。这些是二化螟幼虫的最显著特征 ? 二化螟的成虫体长10~15毫米,灰黄褐色。雌蛾前翅近长方形,外缘有7个小黑点。雄蛾体型比雌蛾略小些,体色和翅膀的颜色都比较深。 ? 二化螟的蛹长11~17毫米,呈圆筒形,棕褐色。前期背面可以看见5条深褐色纵线。 ? 二化螟的卵呈扁平椭圆形,长约1.2毫米,由数十粒甚至上百粒卵粘连在一起。 ? 二化螟的为害症状与大螟的为害症状相似,离远了看,您可区分不出来。仔细观察虫孔,您可以看出来,它钻的孔比大螟小,外面的虫粪也少。您瞧,这是幼虫群集在一起啃食的情景,这为害可不小吧? ? 三.????? ? 三化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稻区,由北零星分布到烟台。 ? 咱们通常见到的是三化螟的幼虫,体长14~20毫米,淡黄白色,头部黄褐色或淡褐色。 ? 三化螟的成虫体长8~13毫米,前翅长三角形,雌虫体型比较大,全身呈淡黄色,两前翅中央各有一个明显的小黑点,腹部末端有一束黄褐色绒毛;雄虫体型比较小,全身呈淡灰褐色,前翅中央也有一个明显的小黑点,翅尖到翅中央还有一条黑褐色斜纹。 ? 三化螟的蛹呈长圆筒形,绿白色,将要羽化的蛹呈现褐色,蛹长10~15毫米。 ? 三化螟的卵呈扁长圆形,蜡黄色,成块状,每块有卵粒几十粒甚至上百粒,上面覆盖着黄褐色绒毛。 ? 别看这三化螟其貌不扬,食性却很专一。除了水稻,它很少光顾别的庄稼,您可别大意,它危害起水稻来可不含糊,从苗期到水稻收获,到处可见它的作案痕迹。它常以幼虫蛀食水稻为害。三化螟幼虫的危害遍布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在苗期和分蘖期容易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期造成死孕穗;在抽穗期可以造成白穗。您瞧瞧,这危害可不小呢? ? 四.???? ? 螟虫危害如此严重,没点办法可不行。由于这仨兄弟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比较相近,因此,可以采取类似的防治方法。 ? 首先咱们来看一下农业防治:这一类措施是通过农艺手段恶化害虫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 在栽培制度上,改单、双季稻共存为大面积双季稻或单季稻,尽量消除有利于螟虫生存的“桥梁田”。同时,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使两头小中间大。适时栽插秧苗,合理管理,使螟虫的盛发期与水稻的分蘖期和孕穗期错开。 ? 冬春期间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躲在其中越冬的幼虫和蛹。在卵盛孵前,消除稗草和田边杂草。 ? 螟虫的化蛹期一般在春耕生产季节,这时要及时春耕沤田。将稻桩、稻草、杂草等翻入土中,借以消灭越冬幼虫,减少害虫的基数。 ? 我们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利用光、高温或者障碍物等手段,达到杀死或阻碍害虫的目的。生产上应用较成熟的物理防治方法是灯光诱杀成虫。水稻螟虫的成虫对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发出的光线有很强的趋性,在夜晚会像飞蛾扑火一样往灯上飞,结果就被灯外的高压电网杀死了。在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大量成虫,从而?降低了成虫产卵的量,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 除了上面介绍的通用方法外,我们最常用的防治措施就是药剂防治。根据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 ? 防治大螟,秧苗期当发现枯心苗为害症状时,应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以选用18%杀虫双水剂每亩用200毫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