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第5版)-2005.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模拟电子技术(第5版)-2005.pdf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前版荣获 200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优秀教材-等奖。其特点如下:1.加强了信号与电子系统的基本知识; 2. 对每→问题的讲 述,先以概念引路,然后逐步展开分析与讨论,例如器件的建模,自物理概念讲述其参数, 从而得出电路模型; 3. 坚持以集成电路为主线,加强 CMOS 器件等新内容; 4. 加强 SPICE 程序对电子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设计。 内容包括:绪论、运算放大器、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双极结型兰极管及放大电路基 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处理与信号 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含电气类、电子类)等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的教材。 注:本书全部习题未经编者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习题解答等 形式出版发行,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本书封底贴有高等教育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 当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文化、物质生活提供了优 越的条件,数码摄像机、家庭影院、空调、电子计算机等,都是典 型的电子技术应用实例,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至于电子技术 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更是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通信工程、测控技术、 空间科学等比比皆是。而计算机的普及,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良好 的学习平台。 本版是在前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教育 部组织编写的《电子技术基础 (A) 课程基本要求L 提出了如下的思 路:精选内容,推陈出新;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 基本分析方法。对于较简单的电路,可用手工的方法进行近似计算; 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则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和 设计。具体考虑有如下几点: 1.简述信号与电子系统的概念,为学习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提 供引导性的背景知识。 2. 由于微电子学与制造工艺的进步,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与 双极型器件的性能相比, MOS 器件具有明显的优势。 3. 在模拟电路中增加了器件建模的内容,并利用 SPICE 软件对 电路作具体的仿真分析与设计。在数字电路中增加了用 Veri10g 语言 建模的内容,借助 Quartus II 集成开发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与 设计。 目前,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模拟电路或数字电 路均属硬件,在利用软件对电路进行辅助设计时,不能轻视硬件,应 第五版序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4. 重新改编了例题、复习思考题和习题,以便读者深入理解教 材内容。 SPICE 部分和 Verilog 语言部分的内容,供各院校师生灵活 选用。 参加本版模拟部分修订工作的有张林(第 1 , 3 、 11 章及附录 A、 B 、 C) 、王岩(第 2 、6 、 10 章)、杨华(第 4 、7 章)、陈大钦(第 5 , 8 、 9 章) 等。参加数字部分修订工作的有秦臻(第 1 、 3 , 4 、 10 章及附录 A、 C、 D) 、罗杰(第 2 章及附录 B) 、瞿安连(第 5 、6 章)、张林(第 7 章)、 彭容修(第 8 , 9 章)等。康华光为主编,负责全书的策划、组织和定 稿。陈大钦、张林为模拟部分的副主编,邹寿彬、秦臻为数字部分 的副主编,协助主编工作。此外,张林还完成了模拟电路的 SPICE 分析;罗杰还完成了数字电路的 Verilog 语言描述O 本书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蔡惟铮教授主审,参加审阔的模拟部分 为王淑娟教授,数字部分审问的为杨春玲教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 谢。第四版发行期间,承全国各兄弟院校师生给我们以鼓励,寄来 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编者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月革绊疙 2005 年7 月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