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 二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间用通信网络交换模拟量、开关量和控制命令等信息,取消常规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控制电缆,采用光纤网络直接通信。 数据交换标准化 设备检修状态化 管理运维自动化:包括自动故障分析系统、设备健康状态监测系统和程序化控制系统等自动化系统,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运行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 二、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 近、中、远景特征 : 近期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主要是基于IEC61850的二次设备发展。一次智能设备明显滞后于二次智能设备的发展,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仅依靠二次设备厂家的附加设备将一次设备数字化后接入数字化变电站二次采集系统,而基于IEC61850的二次设备取得全面提升。此阶段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还处于试用和起步阶段。而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和管理正处于积累经验的阶段,开始对基于现阶段技术水平的智能化变电站提出一些运行、管理上的规范。 二、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 近、中、远景特征 : 中期数字化变电站的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已经较成熟,开始全面应用于数字化变电站,由此带动二次智能设备装置性能提升、功能分布更加合理。有革命性变革的智能一次设备开始逐渐应用于变电站中,但技术和应用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IEC61850的二次系统更加完善,互操作、网络技术等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整个智能变电站管理体系已经逐渐成熟。 二、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 近、中、远景特征 : 远景智能一次设备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在智能变电站中全面应用,完全意义上的数字化变电站开始出现,基本掌握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管理系统。 三、基本构成 变电站层:主要包括变电站监控系统、远动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等,其作用是完成对本站内间隔层设备及一次设备的控制,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间隔层:主要包括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计量等二次设备,主要任务是利用本间隔的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的监测和保护判断。 三、基本构成 过程层: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单元等自动化设备构成,主要完成与一次设备相关的功能,如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以及控制命令的执行等。 智能变电站里最为重要的是过程层网络的出现,没有过程层网络就不可能实现智能变电站的高级应用。 三、基本构成 电子式互感器与数字化保护装置、智能化一次设备等的数据连接主要依靠合并单元(MU)完成,合并单元同步采集多路互感器的电压、电流信息并转换成数字信号,经处理发送给二次保护、控制设备。 四、关键技术和设备 国电南自、新宁、南瑞继保、许继电气、深圳南瑞、中德等均有相关产品。 应用工程:220kV安徽铜陵变、220kV内蒙古杜尔伯特变、青岛午山变、山西新县、晋城变、河南陈庄变、南昌董家窑变、唐山郭家屯变、陈甫变等。 四、关键技术和设备 据调研,目前从事光学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研究,并已有产品问世的厂家有:许继、AREVA、西安同维、南瑞继保、南瑞航天。目前各厂家产品主要是户外光学电流互感器。户外电压互感器及GIS用光学型电流电压互感器都在研发中,目前没有成熟产品问世。 目前主要的应用工程有:华东电网富春江电厂(许继)、河南110kV江庄变(同维)、广东110kV沙坪变(同维),另有若干个间隔挂网运行。 五、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三种模式 该系统与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本类似。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IED(保护及自动化装置)仍然可被安装在间隔层设备上或集中组屏。 这种模式的推广是为了解决传统变电站中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及信息互操作问题。由于变电站的智能设备的通信及功能被约束在IEC61850标准范围内,因此,整个系统中的每一个节点的信息传输被标准化,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可维护、可扩充性能大为提高。 五、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三种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在站控层信息交换采用了IEC61850,而且增加了过程层网络进行过程层信息交换。对于每一个间隔,配置了过程层设备合并单元、智能操作箱,将常规一次设备的信息及操作数字化,与之相关的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IED(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则通过光纤以太网与对应间隔的合并单元、智能操作箱相连接。 IED与合并单元、智能操作箱之间既可以点对点的方式互联,也可以如图所示以网络总线方式相连。 原来一次设备与IED之间的传统的大量铜芯电缆被少量的通信光缆代替了。同时由于建立了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的高速采样数据可以被不同类型的装置共享,从而简化了接线。 区别于模式2,该模式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代替了传统互感器。 由于光电式互感器的性能优势,这种模式S是高压及超高压变、特高压电站的发展趋势。采用的光电式互感器有支柱式、内置GIS等方式。 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