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高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istory高考.doc

一.2001年高考历史全国卷 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大致处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豪强地主势力澎胀 B.外戚、宦官文替专权 c、黄巾起义D、曹操“技天子以令诸侯”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印刷业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羌 D、氏5.曾连续有六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是今天的A、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 禁浮巧”;省功费、力役…”——据《新唐书》 材料二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 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 为第—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 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擂绅(指世家大族)耻焉。”——据《新唐书》 材料三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旧唐书》 材料四 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 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据《陆宣公翰苑集》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10分) 原因是足武则天推行了有积极作用的政策: 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1分)奖励农桑,发展生产;(2分)加强中央集权,打 击反对派;(2分)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2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上利益。3分) 34 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15分) 变化:南宋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明清时胡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4分) 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及纺织技术改进;种植玉米、甘薯成本低、产量高;棉布物美价廉,深受欢迎.国内务民族间的交流和中外文流促进纺织技术进步和玉米、甘薯的引进.官府提倡,推广种植.(7分)影响:民众生活有所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江南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4分)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内蒙古、安徽卷) 1.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汉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C.从事农牧业生产?? D.出现贫富分化 2.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3.我国以煤为燃料冶铁始于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 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 5.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6.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 王薄拥众据长白山……,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浪死:白白送死),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资治通鉴》 材料二? “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持此说以动小民。——《三朝北盟会编》 材料三? 谓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且有贵贱均田之制……,伪为均田免粮之说。—《罪惟录》 材料四? ……擅自加征,又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人情汹汹,讹言四起。于是机户皆杜门罢织,而织工皆自分(自己预料)饿死,一呼响应,毙黄建节(税官)于乱石之下,付汤莘(当地恶棍)等家于烈焰之中,……不挟寸刃,不掠一物,预告乡里,防其延烧,殴死窃取之人,抛弃买免(行贿求免)之财。——《万历实录》 回答:①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各次农民起义的主要斗争要求是什么?据此说明隋末至明末农民起义的发展与深化。(6分)②材料四所述与以上农民起义的性质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答:①隋末农民起义反对兵役、徭役;南宋农民起义要求“等贵贱、均贫富”;明开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3分)从反对兵役、徭役到要求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再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斗争的发展与深化。(3分)②材料四反映的是明末城市机户、织工反抗压迫剥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