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断陷期结构样式和动力机制》.pdfVIP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断陷期结构样式和动力机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断陷期结构样式和动力机制》.pdf

第 26卷 第 3期 吴湘杰等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断陷期结构样式和动力机制 49 5 结论 1)南海北部被动 陆缘盆地重磁异常沿陆架一 陆坡一洋盆具有 明显的区带特征 ,陆架区为低缓幅 值重磁异常区,中央隆起带为高重磁异常区,上陆坡 区为低重磁异常区,下陆坡区至洋盆存在被动陆缘 重力边缘效应 ,洋盆为低缓重力异常、正负交互条带 状磁异常区。 2)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为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 伸展裂陷盆地 ,下断上坳是该类盆地最典型的构造 标志 。北部陆架 区为典型的地堑结构 ,中央隆起 带 距离 /kni 为多米诺骨式单断半地堑结构 ,上陆坡 区白云凹陷 图 7 南海北 部典 型剖面 PR26和 PR1530的伸展 系数 为断裂和断拗控制的复式宽地堑 ,下 陆坡 区荔湾凹 一 系列受断层控制的地堑 ,主要 由2条或 2条 以上 陷是发育在陆坡 向洋盆过渡区隆起上 的局限坳 陷, 倾 向相背 的正断层夹持断块构成 。陆架一陆坡 无明显控凹断裂发育 ,洋盆内几乎不发育断裂 。 过渡带番禺低隆起伸展系数为 1.4,地壳厚度较厚, 3)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岩石圈在拉伸构造背景 刚性较强 ,以脆性变形为主 ,受拉张应力伸展作用, 下减薄和裂陷,重磁震联合反演表 明地壳厚度由陆 发育了一系列多米诺骨式半地堑,由一条或几条 同 向洋呈阶梯状递减 ,脆性上地壳和韧性下地壳厚度 向倾斜断裂控制 。陆架 区及过渡带具有陆壳裂陷盆 从陆向洋存在差异。北部陆架区坳陷是在相对冷岩 地典型的断陷一坳陷双层结构特征 ,断陷期形成了一 石圈环境发生脆性伸展裂解形成 ,以上地壳脆性伸 系列单断半地堑和多断地堑型的凹陷,断层控制沉 展造成的垒堑和掀斜结构为主 ,控制着古近系断陷 积 ,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一致 ,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烃 盆地形成和演化 。南部坳陷是在相对热岩石圈环境 源岩,但该区域为正常地壳,热流值较低 ,烃源岩埋 发生脆韧性伸展裂解形成 ,以韧性下地壳伸展造成 深须达到一定深度后才能成熟生烃。上陆坡 区白云 的断坳和坳陷为主,使 白云凹陷发育成为一个大型 凹陷伸展系数达 4.5,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导致地 的复式宽地堑。地壳厚度减薄、莫霍面上隆、热流升 幔上涌 ,上地壳减薄 ,由脆性变形 向韧性变形过渡, 高等深部岩石圈流变学特征是导致南海北部被动陆 形成了独特的断陷一断坳一坳陷三层结构特征,从 架盆地断陷期深水区与浅水陆架区在凹陷结构、沉 而使 白云凹陷发育成为一个单侧断控明显的不对称 积充填和石油地质条件不同的动力机制。 大型复式宽地堑 ,断陷期早期受单侧断裂控制,断裂 参 考 文 献 相交趋势不明显 ,然后出现韧性变形沉降,断裂控制 [1] HARDINGTP,LOWELLJD.Structurealstyle,theirplate 作用减弱,晚期表现为断裂断距小且不控制沉积 ,沉

文档评论(0)

egi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