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汇编有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汇编有感.doc

读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汇编《杨氏太极拳诠真》有感 河南新乡学院 邓一琳 我最近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邮购了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汇编《杨氏太极拳诠真》一书,系李雅轩的女婿陈龙骧和其女儿李敏弟整理.该书第二章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主要说明和第五章杨氏太极拳练习谈”中所谈,对太极拳习练者和教练者都会有所帮助.现摘录整理若干,以嗣读者(大部分文字系书中原文,但笔者对某些文字和顺序作了调整归纳,并未改变原意). 李雅轩太极拳练习谈小结 锻炼方法(约分两步) 掌握一般规则 学习动作: 初学时,要逐步掌握以下一般必不可少的规则: 如立身中正,安舒松静,气沉丹田,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呼吸自然,动作和顺,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 分清虚实,连绵不断,运行和缓等。要一招一式,细心模仿体会。(其实我认为,这不仅是初学阶段应逐步掌握的规则,也应贯穿习练太极拳架的各个阶段。) 纠正动作:对于重心,进退转换,拳掌肘腕肩腰胯膝脚,头顶脊背的规矩,须仔细加以纠正。 2.狠抓重要三点 当一般规则已能全面掌握时,要突出抓住以下三个重要环节: 松静柔软: 太极拳的练法,最重要的是身势放松,周身关节和肌肉,无一处不放松,松到”柔曲百折若无骨”; 稳静心性,修养脑力,清醒智慧, 深长呼吸,气沉丹田等.气沉丹田这一规则很重要.怎样做到呢? 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地沉到丹田了. 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同绳子拴在肩上一样.出动时,用一点点思想上的意思将两臂棚挑起来,以腰脊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地出动, 将一套拳演练出来,非四肢之自动也.一定要在大松大软上去练,两臂如同掉下来一样,沉甸甸,重砣砣. 行气用意: 凡一举一动,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 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动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是以心引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以意气灌注到每个手势的动作上为准则。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气功,柔功,静功。 稳静安舒:先将身势立稳放松,头部上顶,尾闾中正。内心也需放松,摒弃一切杂念。如此待片刻,等身心稳静后而出动。一手一势,稳稳静静,舒舒适适,其松软稳静的形式,如载重之船,沉沉静静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松弹之力。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如抽丝挂线,绵绵不断。以气沉丹田,注力于两腿两脚,达于地下,透于地宫,如地下有电吸着两腿两脚,使脚腿地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同地球粘成一体。头脑神意虚灵,上顶于空中,与空中电子分子合为一体。一趟太极拳练习完毕,感觉浑身十分舒适,精神非常愉快,口中唾液回甜。如此便是身心泰然,已有稳静的功夫了,如此才叫做整个身体在宇宙之间。 如此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之后,身体柔软,中气力量增大,脑力清灵,以后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松沉的气势、灵觉的感应,以及柔软而有弹性的力量,就太极拳的术语来说,谓之“劲”。继而学习各种推手,进一步研究“懂劲”的功夫,就不难豁然贯通了。 (二).对于某些原则的说明 1. 关于身桩:胯宜坐正,不前出,不后突;脊背拔直;肩宜空,肘宜垂,切忌架肘耸肩。 关于呼吸:初学时,只宜找呼吸舒适,自然深长即可。不必使呼吸去配合动作,这是很要紧的事。等到动作纯熟,再逐渐拭着以呼吸去配合动作。凡是动作的开展或放大或伸长,这是气呼的时候;凡是动作的收回或缩小,这是气吸进的时候。但这不过是一个原则。如练拳既久,功夫增长,其动作必定缓慢,其呼吸就不能慢到那个程度,这就必须在动作中间加一个呼吸。虽配合呼吸,但还是要以舒适自然为准则。 关于用意:入手功夫,就是把意灌注到每一个动作上去。后来到了高级境界,则完全以锻炼神经的清醒灵感为目的。其主要方法,以稳静安舒为基础。在动作过程中,全神贯注,不稍疏忽;但又切忌专注一面,防止有所照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过度,致精神外露,而需要做到有意无意。要仿佛像一盏明灯置于密室之中,自然无处不照一样。 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放松,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三)忌: 1.忌剑拔弩张,咬牙瞪目,紧张之现象。 2.忌不良嗜好。如烟、赌、色等,将人身三宝精气神已耗费枯竭。 3.忌练外家硬功太过,已将身体最宝贵之神经练死,成为麻木状态。 4.忌贪多学快;忌在弄花样上下手。 5.忌练功过于劳累。 6.忌以练多种套路为能。 7.忌满脸神气,满身劲头,精神外露。 8.忌在劳动肌肉上下手,专在力大劲硬上着想。 二.我的困惑 太极拳界大概不仅知道傅仲文,也都知道李雅轩。两人同为杨式太极拳85式的定型者杨澄甫大师的高徒,据说功夫都十分了得。我自从2010年开始从竞赛套路转入传统杨式太极拳以来,一直在十分认真地研究85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