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冲刺密档: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句子).docVIP

2013高考语文冲刺密档: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句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语文冲刺密档: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句子).doc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句子) [解题指导] 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的理解、运用句子的能力有如下要求: 1、能读懂结构复杂的长句,把握语义;2、能够辨析不通顺的句子,并加以改正;3、能够做到语言清晰、连贯;4、能够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基本得体。 同时在“现代文阅读”部分中提出有关对语句的要求有: 1、能够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2、含蓄的语句,能加以解释。 复习时要注意:一、从语法方面来说,要掌握好句子的结构,能把长句的主干找出来。能识别修改病句。二、能准确判别单复句。会划分复句的层次,多层复句会划分到第二层就可以了。能把复杂单句改写成复句,能把几个句子组合成复杂单句。三、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特别是含蓄的句子,利用比拟、象征、双关等手法来表达的句子。在整段整篇的阅读中,还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全段乃至全篇的意思来理解句子。对于能点明或暗示中心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作用的起始句、过度句、终结句等尤其要多加领会。四、为了适应表达的需要,能在保持句子原义不变的前提下变换句式;陈述句变疑问句、祈使句,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以及被动句、把字句的变换等。五、在表达上能把句子说得基本得体,回区别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特点,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说话,根据不同的对象说话。六、注意语句的连贯,句与句之间在意思上要相承接,语气要贯通,语势要顺畅。会把几个句子按合理顺序组合成一个段落。 以上是复习句子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点,也是命题常涉及的内容。 一.病句辨析及修改 1.病句的种类 词语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逻辑语病;修辞语病。 (1)词语使用 不当 ①同义词混用: 因词义轻重不同而混用,如“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严肃斗争,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积极投入到生产中来了。”“斗争”是对敌人而言,语意太重,应改为“教育”。 因使用范围不同而混用,如“这些书籍都是介绍现代高科技的科普读物,他文化太低,怎么看得懂?”“书籍”是对书的总称,应改为书。 因褒贬色彩不同而混用,如“你这次当选为班干部,应该好好和同学们混在一起,以便于开展作。” 因语体风格不同而混用,如“你们老人病了半年,你再不回去看看,万一逝世了,面都见不了。” ②词性误用: 名词误用,如“班集体这次荣获书法比赛团体第一名,我们都感到荣誉。”动词误用,如“他上次说这回有意外之喜,还真的有了呐,他话真验证。”形容词误用,如“黑木嫂很惭愧自己自私自利没有帮助老王,决心补偿补偿,把自己的大锅借给老王。”及物和不及物动词误用,如“今天,我们工作这一段围墙,争取天黑以前完成。” ③虚词错用: 如“你怎样不把这件事搞清楚,几回来了呢?” “我们班的集体力量从这件事情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他既然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还帮王大爷清扫了屋子。” “因为今天下雨,因此运动会推迟到下周进行。” ④数量词作用不当: 如“陈华和赵睿俩个人是我们厂里的骨干,这二件事情还是让他们去做吧。” “公司实行了新的物资管理制度后,材料耗费量减少了一倍。” “这栋楼房二层楼将优惠销售,购买的人很多。” ⑤生造词语: 如“这段绯蓝的布料真好看,想来应该是很好卖的。” “你的话含讥射人,哪能不受到群众的批评呢?” “这篇文章语言优蓄,写的不错,但没几个人看得懂,实在遗憾。” ⑥成语误用: 如“解放前,这里水灾旱灾不断,又加上战火横烧,活着的人已经很少,真是生不如死呀!” “他们几个人铤而走险,终于攀过悬崖绝壁,来到这片开阔地带。” “他上课的时候精神涣散,根本没有注意老师讲了些什么。” “这群旅游者望穿秋水,发现瀑布后面竟然还有很大一个洞穴。” (2)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如“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了这十几个隐患,保卫了防洪大堤。”(句首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小李来到火车站,刚放下行李,清洁工打扫地面,又把行李提了起来。”(不该省的主语省去了) ②谓语残缺。 如“他们在礼堂大会,我们几个人并不准备参加这次会议。”(遗漏了“开”字。) “社会主义建设有理想、有文化的大批青年出现,是成功的前提。”(遗漏了“有”字。) ③宾语残缺。 如“你们要尽量完成党组织交给你们的探听敌人的情况。”(因宾语前的修饰成分复杂而遗漏宾语。)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问题,是当前应该认真对待。”(起用不同句式表达,造成缺少宾语。) ④修饰成分残缺。 如“这是组织的事,所以必须交给组织去办理。”(“组织”缺少定语。) “全校师生明天上午八点钟准时集合,不得有误。”(缺少地点状语) (3)搭配不当。 ①主谓不搭配。 如:“我县教师队伍比10年前扩大和提高了。” “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去克服,千万骄傲不得。” ② 动宾不搭配。 如:“局党政领导组织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先进经验。” “我们还需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